《论语》原【第04里仁篇第21章】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父母年龄,不能不知道。一因长寿而喜,一因年高而惧。”
【钱穆译文】先生说:“父母的年岁,不可不常记在心呀!叫你一想到,又是欢喜,又是忧惧。”
【李泽厚译文】孔子说:“父母亲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呀。一方面是欢喜,一方面是忧惧。”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父母到达年事已高之时,(为人子者)不可不意识到啊,一则(以其寿高而)喜悦,一则(以其身衰而)忧惧。”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父母到达年事已高之时,为人子者不可不意识到啊,一则以其寿高而喜悦,一则以其身衰而忧惧。”
【详解】佛教对于世界生灭变化之基本观点是:成、住、坏、空。即“四劫”。人也一样,有“生长老死”。“孔子论孝”到本章,就讲到“生死”中“生”的最后阶段“老”了。这是本章排在这个位置的依据。
咱直入主题,“之”,此处应解为“到达”;“年”字,“年事已高”之意。为何?
“年”象形字,甲骨文的“年”字(图1),上部是一束穗子向下垂的禾谷的象形,下部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的象形,二者合起来像人负禾之形,表示丰收、收获等义,“人”也兼表声。金文中“年”字(图2)的形状跟甲骨文中的很相似,只是下垂的谷穗更明显,人的腰也更弯,稍微有点变化的是人与禾连在一起(如图3、图4)。发展到小篆阶段,篆文整齐化,“年”(图12)下部的“人”讹变为“千”,“年”由此转化为形声字,禾形,千声。其隶书字形(图14、图15),“禾”最后两笔以及“千”的第一笔,都变成了直线。隶变后楷书写作“秊”。俗作“年”。最初“人”头顶着“禾”的样子,彻底消失了。如今规范化,以“年”为正体。
可以表一个人的年迈、衰老,故有“年事已高”的说法,即“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之年:即“到达年迈衰老之年”。
知:“知道、察觉、意识到”。
惧:且忧且惧。
“一则以喜,一则以悲”,何以喜?何以悲?《论语集注》有云:既喜其寿,又惧其衰。一边是以父母之健康长寿,相伴之期既久,而感到喜悦,另一厢则为父母的日渐衰老,尽孝之日无多,而忧且惧。为人子者,能意识到父母的高年事,既喜且惧,就要知道平日生活更细致侍奉,特别是已是高寿之父母,为某些不好的事作准备,比如备寿衣,备寿棺。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人活着,就准备寿衣寿棺,是忌讳之事”。其实不然,此时古来有之,莫说是备寿衣寿棺,连墓地都提前找好,现在农村亦有此传统。这些可能没有说服力,但有一个史实有:大多皇帝,从登基之日起,即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墓,人不死不停工。
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王、千古一帝嬴政,即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公元前247年登基,是年其十三岁,年纪轻轻,即开始兴建帝陵,一直建到公元前208年其死为止,前后投入数十万人,建陵历时39年!
东晋李充引《孝经·纪孝行》有云:“‘孝子之事亲也。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忧乐之情深则喜惧之心笃。然则献乐以排忧,进欢而去戚者,其唯知父母之年乎。岂徒知年数而已哉,贵其能称年而致养也!是以唯孝子爲能达就养之方,尽将从之节。年盛则常怡,年衰则消息。喜于康豫,惧于失和。孝子之道备也。”
李充先辈之言,可谓深知《论语》本章句之要义也!
夫子此语,也在提醒:为人子者,行孝需及早,莫待父母逝去,再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悔之已晚矣。
此章讲完“父母之年”之孝,“之年”则近“亡”,故后文开始讲“死,葬与祭”了,敬请继续关注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谢谢。
【第04里仁篇第21章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父母到达年事已高之时,(为人子者)不可不意识到啊,一则(以其寿高而)喜悦,一则(以其身衰而)忧惧。”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父母到达年事已高之时,为人子者不可不意识到啊,一则以其寿高而喜悦,一则以其身衰而忧惧。”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