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友决定同频共读书,有一半人投票给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
青年时代的川端康成川端康成(1899年-1972年),生于大阪。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他因家中人陆续病故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
他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 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睡美人》等。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1968年成为日本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之所以选择川端康成,还是源于我曾看过由他的作品改编的一部电影《伊豆的舞女》,这部片子的男女主角是由日本著名电影明星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饰演,他俩珠联璧合的默契演绎,让我在领略日本岛山川异域的同时,也看到了艺伎们流浪天涯的悲惨命运。
山口百惠饰演的小艺伎单纯唯美,像一朵稚嫩的野菊花。她对三浦友和饰演的男学生一眼钟情,我虽没有看过川端康成的这部作品,但只看山口百惠的表演就会被吸引进去,影片里有一个片段,是她再次见到跟在艺伎队伍后一起进屋躲雨的男学生,她的善良纯洁与羞涩兴奋都在主动让座的动作表情里得到最好的诠释,在与学生的继续接触中,渴望了解的心理通过端茶时的紧张心理与下棋时不知不觉的缩短距离所表现,后来裸露着身体邀请男学生洗澡的一幕令人感叹,她果真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可爱小女孩。
可小艺伎明明是有着最纯感情的爱情女子,她清新脱俗的气质与对爱情取舍的犹豫不决,把一个艺伎所处的社会地位与渴求爱情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直到最后她冲破一切,独自在山顶上不断向离航远去的男学生招手再见,这段镜头算是把她的情感得到了彻底释放,因为再遇不知到何年,也许根本就无期,于是,最后一幕里出现的是小艺伎陪伴一些男子喝酒醉醺醺的场景,影片戛然而止。
在日本,艺伎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一族,她们不能向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表达爱情。即使表达,也无后果。这是社会里的无形约束。
而那些男人们,也只是抱着对她们娱乐的心态玩玩而已,而三浦友和饰演的学生毕竟社会阅历少,他能爱上小艺伎只能说明他当时所处的特定环境与他单纯的思想,他对小艺伎的爱情是真实的,但更多呈现的是对她们命运的同情。而假设把这种爱情进一步延续为婚姻,那绝对是挑战当时社会底线的行为,也是被家庭所不容的。川端康成是个善于观察社会的人,他对艺伎的生活很熟悉,所以描写得就很可信。
而这次我们将共读的作品是他的《雪国》。
在网购书还没有正式收到前,感谢笔友分享了音频与文字版。而我,还是单独行动,先找到了这部作品拍成的电影版,那是日本1967年拍成的黑白电影,影片里挑选的男女主角都英俊漂亮,没想到扮演两个女主角的人物竟是原来我喜爱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里大岛幸子的姑姑与母亲扮演者(岸慧子与八千草熏),她俩容貌端庄优雅又温柔秀美,越发地吸引我想知道她们所饰演的人物命运。
《雪国》里果真是雪的世界,我猜想,那一定是日本最冷的北海道吧!那雪从电影的开始下到电影的结束,纷纷扬扬,如小到如飞舞着的白蝴蝶,大到像团团棉絮被从高空抛下,这里的世界是白色的,裸露在外的只有冒出青烟时才能看到的一点点烟囱,村舍里的房屋早就陷落在厚达4米的白雪之下,户与户之间的路都是在堆满高高的雪堆间挖出的窄窄通道,它延伸到雪下,需要钻下去才能进屋门。
这是真正的雪国,那也是滑雪者的天堂,而电影里只是简单地提及了一下滑雪,并没有去表现这块镜头。而表现的村舍因为一直处于冬季的漫天大雪中,竟然也猜不透这村庄是否建立在一片平地上,唯一的一块平地是能看见的火车道。
雪国的雪真是厚啊!这厚度成了当地人加工绉纱的辅助工具。驹子曾在里面唱过一段词,让我知道了日本的绉纱产地,因为绉纱的制成是需要借助与冰天雪地的,人们在雪地中缫丝,织补,在雪水里漂洗,晾晒,就渗透着雪的洁白与冬之沁寒,据说这样的绉纱所制成的衣服在夏天里穿着特别凉快,女主角艺伎驹子身上的几套美丽的和服应该就有绉纱的影子吧!其实,中国珠三角一代的“香云纱”,据说也因在晾晒染整过程中使用了泥土的附着,而使得丝制面料莨纱、莨绸制成的衣服穿着时非常爽滑。
而进入《雪国》世界里的人物中,川端康成描写了一男两女的情感纠葛,影片中的艺伎驹子真心地爱上了东京来的有家室的岛村,她对岛村一见钟情,而岛村也是清楚驹子对自己的感情的,可岛村的表情总像一个局外者,他认为驹子的爱情追求是徒劳无益的,他心里并非不爱他,可他知道那也只是露水之缘。
岛村一面纠结自己老婆知道他与驹子的这件事,另一面又同情已订婚的驹子为未婚夫治病而借债累累。他其实在感情里更钟情于性格柔韧的美丽女子叶子,可是叶子总像一个圣女般可望不可及。而且她诚挚地爱着早已死去的驹子的未婚夫。
这种矛盾导致了岛村的内心被一种难言的苦涩所浸泡。而这个男子在当时的日本社会本应该是活得很洒脱的,与两个女人的相识令他的心理泛起苦涩之泪,但却只能旁观却爱莫能助,人,也许如此吧,有些缘份的由来言说不清。而几个成年人里的爱情竟错综复杂,给错了情而不知情的几个人都深陷其中,最后留下了虚无的感叹!
据说,在1947年,历经了13年的《雪国》才由川端康成正式定稿,看他生活中的真实经历,父母因肺结核而死的经历,也像极了《雪国》描写的背景。这个作家的作品,在结尾不会点透,留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他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1972年,川端康成选择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书。这在他的言语里与作品里似乎都有暗示,他希望留给后人无数的疑问吧!
《雪国》里有与《伊豆的舞女》里表达的相同思想。那就是社会里身份地位不同人之间无法消除的感情隔膜,从产生唯美的爱情开始过渡到最后必须要面对的凄凉之爱,这种表现目前在我为数不多的作家书中,只有川端康成能清晰地表达这种思想。不过,电影虽解释的令人理解了,但要知道细腻的刻画与深层表达还需要去关注原著为好。
学习写作,研究与捕捉作家作品后的历史、人文与表现手法、思想立意等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看明白只是初级,了解作家的思想才算吸收,而因作家思想的启发写作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要深刻理解一部作品的内涵需要结合原著与电影去体味。从作品中了解具有烟火气的日本也正是我想得知的。
下来就期待纸质版的《雪国》赶紧到手,希望我能在阅读后总结出更深刻的内容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