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做这方面的功课,分享给大家,欢迎探讨。
一、了解早教
【早教的影响】“3岁看大,7岁看老”
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第二年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案例:卡斯比试验。证明:3岁幼童的言行预示了成年后的性格,故此早教在3岁以及之前的教育非常关键。
早教概念:
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
早教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早教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会促进大脑发育。
早教的必要性:
专家表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根据敏感期和大脑发育理论,人类对各种信息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现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独特和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机会之窗,就是宝宝获得智慧的最佳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在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原则:
①兴趣:从宝宝的兴趣入手,有别于其他教育。(不能靠意志和努力)
②生活化:结合生活,培养阅读能力,拓展生活空间。
③教育性:倡导格调,培养生活习惯。
大脑知识:影响大脑的发育包括遗传、营养、家庭环境、日常经历和身体锻炼等。外界通过感官来刺激我们的大脑 视听嗅触味觉。
*早教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还不是他的目标。

(注:更加完善的导图由于宝宝早教这块知识点太多,只整理了一半。)
二、了解早教市场(包括应用)
背景
从2015年至今,我国幼龄儿童(0-6岁)人口基数已经从10800万人飙涨至11400万人,在2020年有望突破12500万人(1.25亿)。幼龄儿童的人口不断飙升得益于近年来我国总体经济环境向好、二胎政策的开放。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幼儿教育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早教市场规模达1198亿元,同比增长21.01%。若保持该增速,2017年我国早教市场规模将望突破2000亿元。预计到2021年,我国幼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前瞻网2017.8.14)
消费升级:中国经历几十的快速发展,高收入群体快速增多,同时随着80、90后父母收入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家长更加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愿意为优质的教育内容付费。
早教产业
早教产业链主要涉及两大块。一是线下专业机构教育,二是家庭教育。
线下专业机构教育:①早教中心(0-3岁)②幼儿园(3-6岁)③特长培训(少儿艺术、少儿英语)等等。
家庭教育:传统的幼儿消费内容、玩具以及科技+幼教的产品如儿童机器人、VR/AR产品等。

早教产业链

幼儿教育产业生态图谱
————图片转自【VCSaaS幼教行业数据报告2017.6】
其他分析
略
早教APP需求分析
家长的早教意识越来越强,早教app上有儿歌,诗词,动画,算数等等海量内容,深受家长喜爱。此外该类app通常都有积分系统陪伴,可以激发宝宝的学习兴趣。从使用场景上来看,无论是路途上,公共场所,家中,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app,家长可以安心忙自己的事情,早教app起到教育,托管和陪伴的作用。
调研问卷分析
“幼儿家长对早教app的使用及看法” /数量:565人次参加 /来自第一调查网2016年
问卷地址:
分析内容:
1、参加调研的人群 80、90后占了73.8%,且本科大专及以上学历占了85.84%。验证了目前使用早教app的宝爸宝妈具有年轻化、受过高等教育的特点。
2、宝宝0-3岁和3-6岁的比重为 44.07%:55.93%,三岁前,与三岁后,仅仅只差了10个百分点。说明三岁前宝爸宝妈也会考虑给宝宝用早教app。
3、平时跟宝宝在一起的选项,有90.27%的家长一般及每天都和宝宝呆在一起。
4、有60.35%的家长知道早教app,但是不是很了解。26.19%的家长很了解早教app。(推断目前是否家长尚未完全接受了解早教类app)
5、有62.12%的家长认为“使用早教app还可以,跟其他早教类的东西差不多”27.79%的家长认为“很方便,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早教类app与传统早教产品的优点还未突出)
6、家长选择早教app,最喜欢的前四类是 有声读物类(解决了传统场景下家长给宝宝讲故事的痛点)、生活常识类、亲子互动类、益智类。
7、87%的父母每天给宝宝使用这方面的app时长在1个小时以内。
8、家长选择早教产品感觉无从下手的地方分别是:选择太多不知道挑哪个和下载下来不知道怎么用。(反映出目前市场这类app比较多,水平内容参差不齐。)
9、家长在使用早教app的时候经常出现的问题排名前三分别是:“下载内容不符合现阶段儿童认知”“运行程序过于复杂”“使用时常无法控制”由此分析出,产品至少需要满足①可以让家长明确知道产品是否适合自家宝宝,②产品交互体验满足简单易用,③使用时常设计节点。
匹配KANO模型:基础型需求:满足且试用宝宝该阶段所需;期望型需求:交互体验简单易用;幸福型需求:待挖掘。
10、在为孩子选择早教app时,家长最主要考虑问题分别是①年龄适合性(26.02%)②产品的内容(22.85%)③生动的动画效(21.41%)这三点考量了产品的针对人群满足需求、 提供内容的形式、最终呈现的效果。
11、74.69%的家长在第一次给宝宝使用早教产品时都会全程参与辅导。
12、68.85%家长认为自己的的宝宝使用产品时容易学会。这反映出市面上的早教app在使用交互上做的较为不错。但是,这与第8、9条内容相悖。需要深度考虑。
13、69.56%的家长每一次使用早教app都会在旁参与指导宝宝的使用。
14、69.56%的家长认为,宝宝在使用现有产品时,可以主动参与,并能够决定开始结束和停止。
15、宝宝在使用早教app时,最会被吸引的前三点分别是:①鲜艳的颜色(21.94%)②有趣的动画(23.15%)③精致的图形(18.8%)。这侧面反应UI在整个产品中起到的作用,可以理解为,产品策划及包装决定着家长是否会给宝宝用,而UI决定着宝宝是否会被吸引到。然后才是使用的情况。
16、家长认为早教能为宝宝提供的收益方向最多的分别是:①视觉刺激,②听觉刺激,③感觉统合刺激,④引发学习兴趣,⑤可视为学习工具
三、竞品分析
目前国内最主要的竞品以宝宝巴士系列产品、小伴龙、爱宝贝(早教全计划)为主,国外竞品尚未查到。
分析环境:iPhone 7 plus IOS10.3.3
基本信息:
名称:小伴龙
发布日期 2012年9月13日
版本:7.14
评级:4+为5岁以下儿童设计
教育(免费)排名:40
名称:宝宝超市-宝宝巴士
发布日期 2016年3月28日
版本:9.1.2.1
评级:4+
教育(免费)排名:49
名称:爱宝贝 早教全计划—儿童益智启蒙育儿小游戏
发布日期 2013年7月16日
版本:4.3.0
评级:4+
教育(免费)排行:4
小伴龙 近三个月下载情况:

宝宝超市-宝宝巴士 近三个月下载情况:

爱宝贝 早教全计划—儿童益智启蒙育儿小游戏 近三个月下载情况:

排名趋势:

排名分析:
由于宝宝巴士有多款产品,所以我选取了其中两款来看数据,显得更加真实一些。
由趋势排名可以看出,小伴龙在前三个月中,基本一直处于第一的位置,有几次被宝宝超市超越,而其中的爱宝贝成绩一直平平,只是从11月20日开始数据才开始增长,走到了儿童榜单第一的位置,其原因不排除运营团队的运作。
综合来说,宝宝巴士多款产品的成绩都还不错,虽然小伴龙排名一直靠前,但是宝宝巴士系列产品可以靠着数量的优势赢得庞大的流量,整体数据宝宝巴士要比小伴龙好看一些。
此外,我还想从此文中,分析出来小伴龙和宝宝巴士的两种产品策略的优劣,暂时先放在最后。
1、产品简介
a、宝宝巴士 给3-5岁孩子一站式的内容服务,宝爸宝妈的托管工具,小朋友成长学习的好伙伴。好处在于产品大而全,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所对应的产品,坏处在于单个产品较为简单单一,生命周期较短,并且产品线过于长,过于累赘。23教育类+225益智类(包括国外版)
b、小伴龙 0-8岁孩子最好的早教软件,与小伴龙一起学习、探险、完成任务,全方位陪伴孩子成长;优点语音互动,代入感强,单个产品内容丰富,产品生命周期较长。有邻居来访等互动游戏。宠物成长系统需要加强。
3、爱宝贝 多维度的分龄早教,方便0-6岁任何一个阶段的宝宝进行选择。一站式早教体验,让麻麻们可以轻松在家进行家庭互动早教。根据宝宝学习成长表,对宝宝的成长一目了然。
2、产品定位及优势对比
产品占用内存家长中心产品定位产品优势付费模式
小伴龙185.61M宝贝信息、账号、休息、学堂、龙币、海螺屋、云朵树、活动、设置、微信有礼适合0-8岁儿童,学习、探险、完成任务,享受求知和探索乐趣。【语音互动】【伙伴式引导】【内容质量顶尖】学堂竞品课程付费
宝宝超市153.22M福利、宝宝巴士微信、宝宝信息、休息设置、关于我们模拟真实超市场景,让宝宝根据清单购买需要的物品,享受超市购物的乐趣,并且帮助宝宝养成不乱买东西的好习惯,成为妈妈的购物小帮手【一个主题游戏由多款小游戏组合而成】【有所收获】系列产品下载付费
爱宝贝403.91M课堂(咨询类、测评类)、宝宝(宝宝信息、成长轨迹、测评内容)、管理(已购买下载课程)、我的(家长信息等)1.一站式早教体验,让麻麻们可以轻松在家进行家庭互动早教
2.多维度的分龄早教,方便0-6岁任何一个阶段的宝宝进行选择
3.根据宝宝学习成长表,对宝宝的成长一目了然
【大而全】部分课程收费、去广告收费
3、结构分析
[小伴龙]

分析:
整体产品架构窄而深,产品生命周期较长,产品内容引导性、趣味性、教育性较强。并且每周都会有新的内容更新上去。唯一不足的是四个主要一级功能和竖屏显示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小伴龙的发展,随着产品的迭代,内容越来越多,会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他们的策略是重单个产品,这样的好处是产品生命周期较长,可以尝试多种变现模式,以及更多的探索。坏处是业务线单一,风险较大。
[宝宝巴士]

分析:
宝宝巴士的产品线非常丰富,其中这款宝宝超市在IOS儿童应用下载榜中一直在前五十名以上。由于是多款产品分别切入更加细分的领域,所以从架构上来说,窄而浅,易用性较强。产品以横版的形式,更加贴切宝宝的操作习惯。并且该游戏不同任务环节是由多个小游戏构成的,在满足用户基础需求的同时还可以触达用户的幸福型需求。
唯一不足的是单个产品内容相对较为单薄,生命周期较短。好在他们的产品够丰富,并且每个产品都可以串联起来,互相引流,互相补充。另外他们的盈利模式还不明显,安卓端植入了广告,这严重破坏的宝宝产品的体验,得不偿失。
[爱宝贝]
分析:
该产品架构宽而浅,适用性较好,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一级功能,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但是产品引导没有做好,架构又太宽,导致用户一开始无从下手,如此之多的功能不知道应该先给宝宝用哪个。
该产品只满足了用户的基本型需求,适用于对于早教更加清楚并且已经对宝宝的成长教育有设计好的父母,用起来可能会更加得心应手。
总结:
三款产品使用了不同的框架和策略,小伴龙主要使用窄而深的框架以及主要发展少量产品的策略;宝宝巴士系列产品使用窄而浅的框架以及铺开产品线的策略;而爱宝贝使用了宽而深的框架。三款产品都没有涉及亲子互动的内容以及社交(小伴龙的打雪仗功能太单一,不排除是假账号的可能性)。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前期可以参考宝宝巴士的产品策略,设计出围绕宝宝成长所需要的产品线,然后逐一实现并且优化。再积累量足够的时候,再参考小伴龙的产品策略,推出几款较为全面,产品生命周期较强的产品进行主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