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里鸟类的肠道很短,粪便在体内储存的时间非常短,可以随时排出体外,因此,一般说鸟类是“直肠子”。
不止鸟类会出现“直肠子”的情况,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些就诊的患者就这样描述:平日吃完饭就会去大便,仿佛已经成为了习惯,好像食物在肠道内不能停留,是像鸟类一样“直肠子”还是消化太好?文字太多不想看,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点击☞☞咨询☞☞立即问诊
【温馨提示:如以上链接不能正常打开,请根据以下图片引导进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33769/c681d1ef260add92.jpg)
吃完饭就想排便是怎么回事?
人体内的肠道是蜿蜒曲折的,肠道的长度大约为6.5~8.5米。吃完饭后,食物随着胃肠的蠕动消化,形成大便,暂时存在结肠的下方大便达到一定的储量后,身体就会触发直肠的神经反射,产生排便的感觉。
一吃完饭就想大便,可能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
1、生活习惯
一些人吃完饭就排便是生活习惯,形成生活习惯后,时间一长,只要吃完饭,大脑就会产生“我要排便”的信号。
2、吃错东西
有些人对脂肪不耐受,一吃肥肉就腹泻,有些人一吃生冷刺激的食物就刺激肠胃导致腹泻,这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各种食物的接受程度也不同。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对哪些食物不耐受,经常吃,吃完了就不舒服,要去厕所排便,其实,这是吃错东西了。
3、胃黏膜反射比较强
食物进入胃部后,对胃粘膜产生刺激,人体会释放出一种物质,促进肠道蠕动,这个过程是正常的胃粘膜反射活动。
每个人胃粘膜不一样,敏感性不同。有的人胃粘膜比较敏感,刺激比较大,反射比较强,释放出的物质就比较多,肠道的蠕动速度就会加快,吃完饭排便也是正常情况。相反,有的人胃粘膜不是很敏感,刺激比较小,反射也没那么强,释放出的物质比较少,不会出现吃完饭就像排便的情况。
4、肠道生病了
肠道出现疾病时,也会导致吃完饭就排便的情况,比如有些患者患上“肠易激综合征”的时候,每次吃完东西或者出现情绪激动的时候,肠道就会“生气”,出现胡乱蠕动,但是这时可能也没有那么多大便,但是总觉得腹痛想排便。
但是,吃完饭就排便也不一定都是患有“肠易激综合征”,需要到医院就医,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健康提示
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清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可有效预防因饮食习惯造成的吃完饭就想排便的情况。此外,尽早进行专业检查,查明病因,对症治疗也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