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写这个系列了,主要是因为懒,看过的书就不想再看,尽管看了也没记住多少、学到多少。
我们学习做事,都会有自己的目的。
或者是想学到东西、掌握知识,或者是通过考试取得文凭,或者是干好某事获得提升,或者是工作出色赢得升级。
又或者说俗气一点,为了挣钱。
以前看过一篇鸡汤文,说有人去请教富豪,为什么我不像你一样,能挣到钱。
富豪说,那是因为你在挣钱这事上没有我想得多。
我是走路在想,吃饭在想,睡觉也在想。
甚至我坐在马桶上也在想挣钱的事。
而你呢,每天有多少时间在想挣钱的事?
驱使我们学习做事的目的,也是我们行事的动力。
而这种动力,其实有高下之分。
这其中,最高级的就是“内驱力”,又称为“自驱力”。
而这本讲思维模型的书是引用了微信之父张小龙提出的一个词语:原动力。
其实不管怎么称呼,这个动力就是我们自我驱使自己去学习做事的力量来源。
以这本书的作者为例。
同样是新媒体小编,一般的小编可能就是想完成KPI,领工资、拿奖金。
而这本书的作者粥左罗想的是把自己学到的分享出来,想的是写的文章有更多人看到,能够帮到更多人。
不同的目的,自然就有了不同的成就。
所以别的小编可能很久都是小编,而粥左罗却走上了小编→讲师→创业者的道路。
原动力就是我们做事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可以很高大上,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可以很庸俗,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的目的,要能带动我们不断努力,而不是让我们缺乏持久坚持的力量。
此外,原动力是可以升级的。
就像上面的例子,我们一开始的原动力可能是黄金屋、颜如玉,但是当我们真的有了黄金屋、颜如玉之后,我们说不定会有新的追求:带动周围的人富起来等其他更高阶一点的原动力。
这个原动力的升级,是很可以理解的,毕竟马斯洛需求理论就提出了“人类需求五层次”。
而这五个层次,看得出来是逐步递进的,从最低阶的生理需求一步步上升到最高阶的自我实现。
所以,我们原动力也有类似的升级路径就并不奇怪了。
【2022.9.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