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
2022.5.24,星期二,小雨
儿子突发奇想,要用他刚学的“图书馆分类法”帮我整理书架。于是我让他整理他和哥哥的两个书架。他把上下五层的书全拿下来,摆在地上、床上,用整整一个下午认真分类、整理,再逐一放回去。还用便利贴做了类别标签,乍一看,还真像图书馆的样子。
很快我就发现有点不太对劲。原来我有一些书也放在其中一个架子上,这会儿不见了。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抿着嘴儿天真地笑着说,要把他所有的书都放在这个架子上,就把我的那些“没用的书”堆到阳台上去了。我又气又笑。后来我又花了两个小时为这些无家可归的书重新找地方。
正题
我是家里最会收纳的人。每次为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物件儿找到归属地,我都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但是每次做完家长都只能保持几个小时,不大一会儿,家里就又混乱如初。我不禁感慨:熵增定理普遍适用,我的家是最好的例子。
这次乾坤大挪移式的整理,我确实发现很多书就像儿子嘴里说的那样,是“没有用的书”。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家里的书不少,但是大部分书买回来连塑封皮都来不及撕,就被束之高阁。如果说要数一下一次也没有翻过的书的数量的话,我连看一眼书架的勇气都没有。
以前一直觉得以后总会有时间翻一下,否则就白买了。但事实证明,这个“以后”永远也不会来。世面上总会有新书源源不断地出版,我的好奇心也总是盯着新的畅销书或热门书。
“照片如果在拍下的瞬间让人感到开心,就表明这张照片是很有意义的。那些照片在打印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以上这段文字摘自去年读过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在又浪费了两个小时整理一堆我几年都不可能看一眼的书之后,我幡然醒悟。
这些书在买回来以后,即使你没有读过,也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在你购买的瞬间,它满足了你当时购物的喜悦感。后面不管什么原因没有去读它,只说明你和它的缘分仅此而已。它的使命结束了,也就到了让它优雅退出的时候。
承蒙它们以前的关照,带给我的那些踏实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现在,是送它们离开的时候了。当天晚上,我整理出来二、三十本书,有绘本、教辅、文学还有管理方面的书,拍成照片发到我们楼的群里。不到一个小时,就为这些宝贝找到了新的主人。
无偿把书送给邻居,以前我就做过。对旧书而言,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归宿。它们在我这里完成了使命,对我来说不再有价值,不等于说它们就终结了生命。在别人家里,它们的价值如新,就如它们诞生之时一样。
我送了一套几乎全新的少儿版《福尔摩斯探案集》给一位9岁的小朋友。她妈妈第二天上午发消息给我说,小朋友很开心。特殊时期购物不方便,这套书让小朋友有了学习的劲头。还有几本精装绘本,送给一个一岁多的小宝宝。图画可能他还看不懂,但他妈妈一定会给读出里面的故事。这是多么温暖的一幅画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送书给别人,是世间第一慷慨事。愿这世界上,再多些爱看书的孩子。
附记

作者
近藤麻理惠,2015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5岁迷恋收拾房间,18岁为他人提供一对一的整理咨询服务,后来成立公司、写书、开课,将业务拓展到全球。
刚刚整理好的房间,很快就乱了;
好不容易狠心丢了一样用不到的东西,结果很快又买回来一堆。
你是不是有同样的痛苦?你想不想只整理一次,就能让房间绝对不会回复杂乱?
不妨试试这本书里介绍的方法:
整理的九成得靠精神,想要一劳永逸,得从心里上除掉病根。
丢弃、收纳都解决不了整理的问题。丢弃的速度比不上采购的速度,而最会收纳的人反而有更加严重的整理问题。其实凡是“现在用不到”、“以后大概会用得到”的物品,都应该直接丢弃,也不应该购买。我们对某件物品割舍不掉,不外乎两个原因:去过去执着,或对未来不安。
有上面任意一个想法,都不会果断丢弃。也无法判断自己现在最需要的以及追求的是什么。这样就会不断地购买不需要的东西,结果,无论是物理空间,还是心理空间,都被大量用不到的东西所占据。
不增加物品,和不增加杂念,是同一个意思。
只保留那些令自己“心动”的物品。
如何判断一个东西是舍弃还是保留,就看你在触碰它的那一个瞬间,有没有“心动”的感觉。当你把注意力从“扔什么东西”转移到“留下什么东西”上来,你就能直面内心深处最让自己心动的角落。那里是你的追求和需求。
不要质疑自己当初是花了多大的价钱才得到了它,心狠一点。有很多东西在得到的时候就意味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与其把那些用不到的东西留在身边,不如好好珍惜能让自己心动的东西。能珍惜某一种物品,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视野中没有多余的空间来容纳其他物品。
整理的第一步要从丢弃开始,没丢完之前,不要开始收纳。
整理要按照物品种类进行,不要按场所。改掉以前整理卧室、客厅这样的习惯,而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分类依次整理:服装、书籍、文件、小件物品、纪念品。更换顺序会给丢弃和收纳增加困难。如果先整理纪念品这种带有回忆性的物品的话,由于有稀缺性以及感情上的依赖性,丢弃的难度会很大。
按物品进行整理的好处是,把房间内属于同一种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它有多少数量一目了然。很多人不会整理的最主要原因是物品太多了,而物品不断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家里有多少数量。
收纳物品要遵循统一的原则,和家人约定好每种物品固定的放置地点。
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衣服、手提包、内衣和袜子都放衣柜(衣服不要堆叠,全部竖着收纳),所有的书都放书架。按品类收纳的放法并不困难。如果可能,让所有家庭成员一起参与整理工作,给每位家庭成员安排一个独立的整理空间。
小秘诀:不必买专门的收纳包,手边的鞋盒、手饰盒等方盒子都可以来装零碎的物品。
后记
来到你身边的每一本书、每一个物件,都与你一起组成一个整体。不要轻易地就把它们带回家,如果它们没有让你产生心动的感觉,未来你就可能轻视它们。不珍惜自己身边的物品,也容易轻视自己和周围的人。
谨慎购买,善待它们,妥善地处理与它们的关系。珍惜物品,即是人生的一种福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