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力出众的人,大多是掌握了一些固定的重要写作原则,并在写作的过程中反复不断地使用。
我们常说,“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写作也是如此,有时候,我们写不好文章,可能不是我们不努力,只是我们缺少一些正确的方法。用对了方法,你的文章会增色不少。
如何选择写作的方法,建议读一些写作指导书籍,最近我在读的一本书是《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这是一本写作入门书,作者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列举了20条基本的写作原则,帮助读者写出观点清晰明确,论证可信难忘,版面美观易读的作品。
书中讲得都是写作最基础的技巧,但很实用。写作者容易犯的,往往就是最基础的问题。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作者是布兰登·罗伊尔,就读于哈佛大学,后在考试培训机构Kaplan担任主管。其作品先后五次荣获“国际图书奖”、五次荣获“总统图书奖”金奖,2011年荣获“年度教育图书奖”。《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是全球英文写作领域的经典著作,被选为美国常春藤名校入学考试的必备读物。
本书确实堪称经典,但书中有些原则是针对英文写作的,放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太适用,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它的作用。
不管读什么书,我们都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吸取书中的精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是高效读书的方式。
下面我就从观点、论证、版面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书内容只适用于论述性文字,不适用于文学作品。
观点清晰明确
当你说一件事情的时候,确保你说清楚了。如此,你言说的机会才合理。——E.B.怀特
为了确保观点清晰明确,我们要把总结放在文章开头,直言不讳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先论述,再总结,读者如果对这一观点感兴趣,就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寻找支撑它的论据,阅读效果自然要好。

先论述,再总结,等读者读完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说的是这个。这时候前面的内容,很可能已经忘记了,想要知道这个观点怎么来的,还得返回去再次确认。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要注意的,便是主次观点的分布方式。
我们在写作时,应该把一篇文章的主题分解为2-4个部分,一般分为3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前面应该设置引导句,提示读者这部分的大致内容。写作每一段时,也应该在每一段的段首设置主题句,方便读者阅读。
论证可信难忘
确保自己观点清晰明确,易于读者理解之后,就要思考“如何论述观点,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显得可信,甚至让人难忘?”
写作的时候,注意增加细节,多运用非正式尤其是个人化的语言,可以增加说服力和亲切感,从而引起共鸣。
大部分的写作问题,都在于文章太泛,只说明观点,却没有详细的论证,自然难以服人。辩论人士有句格言:“没有论证的陈述应当受到无理由的反驳。”

要做到有理有据,才能获取读者青睐。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论述的时候,可以使用数据、引用、举例、类比等技巧。使用数据使文章可信,引用名言让文章睿智,运用类比让文章有趣,增加事例则让文章更为难忘。
书中有一个类比的例子,我觉得特别好。
“气候就像我们的基本性格特征,而天气就像我们的情绪和心情。”
大部分读完一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就是文章中的例子和细节。如果我们在文中引入一些人物轶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作者在文中列举的“小提琴家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在论述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把一个观点论述完了,再论述另一个,不要让各个观点混合。本文的观点分为三个部分,观点清晰明确,论证可信难忘,版面美观易读,即是分开论述的。
版面美观易读

写作自媒体文章的人,对版面美观的重要性应该都很了解。
微信公众号排版时,一般选用14-16号字,行间距1.5-2.0,段间距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和文章内容选择,我一般选择15-25。
运用好小标题和提要,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
各种小标题的排版可以借助编辑器轻松实现,段落前后添加提要,也就是常说的承上启下的句子,也十分利于阅读。这样做不仅重点突出,而且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另外,使用加粗、破折号、项目编号等视觉标志,可以让读者快速把握文章关键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便于阅读和传播。
最后,好的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再厉害的作者,也很难在初稿就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文章,初稿的完成只是成功的一小步,要登上顶峰,还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来修改完善。
以上,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