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 River娴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16:14 被阅读0次

学完孔子,我们今天晨诵时讲的是孟子。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人觉得,人活着当然是精神放松,安全,更加重要。但是真的如此吗?

在这一则里面强调的就是一个重大的事情交到了一个人身上。那么这个人还可以继续的开心快乐,无忧无虑嘛?什么事情都不能顺着这个人的想法来,所以就是要打乱七个人心中原本维持的好好的平静,所以当一个人得到一件重大的事情的时候,就必须要受苦,如果太安全了 ,那么这个人就很容易不重视,或者是把这项工作给办坏。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 -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然后作。

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这是他们的后面几句,意思大概是: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觉得这句话也适合安插在这里面。因为许多现实的例子都告诉我们,太过于安逸,人就会变得懒散,必须要有紧迫感,才能拥有上进心。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的忧患之中,心气郁结,而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至于死于安乐者,历代昏庸之君,荒淫逸乐而身死国亡,其例更是不胜枚举,太多太多啦!

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美好的体验,不想让自己输得太惨,就要时刻拥有着危机意识,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 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我都经历过啦!一切都过来啦!这样的人生,光看着,就要比那些没有经历过磨难却最后一败涂地的人的人生,要精彩许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呐。

而且,许多的君王都需要经历一些压迫与磨难,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家。如果很多君王长时间的让自己的国家与自己保持在一个极为安逸的环境下,人就会失去对危险极为敏感的神经系统,但是,外面的危险从来没有消失过,所以如果一旦人对危险再也没有感知,那么是非常可怕的——这个王朝就会沦落,就会灭亡。

然而死后我们就真正的可以安心了,因为语气世间的一切再没有瓜葛,可以很轻松的活着,不用为活着吃穿用处,温饱问题担心一切,快乐的做个鬼也不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pw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