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冬至偶感

冬至偶感

作者: 草木炊烟 | 来源:发表于2016-12-21 17:26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冬至节,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在我们南方则是吃汤圆。不过我一向不喜欢这一天,无论是在小孩时或是步入中年之后。因为在闽南有一种说法:“吃了汤圆,就大了一岁”。小孩时,无忧无虑不愿长大。中年时,则“身老怯增年”,更不愿这一天来临。所以汤圆我不喜欢,多好的馅也不喜欢,更不会在这一天去吃。“不吃这汤圆,别人大了一岁,我就不长了”,虽童心未泯,但时光的脚步却不因此而停止。

按照闽南地方习俗,冬至这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祖活动。所以,每年这一天的前后的几天日子里,总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搓糖粿(闽南话,即做汤圆的意思)、杀鸡宰鹅、烹煮煎炸……忙得不亦乐乎。家里家外,村里村外,各种香味弥漫混合升腾,过年的氛围也就慢慢的浓厚起来了。“冬至大如年”。难怪冬至一到,很多人就有望年盼年的情绪了,开始扳着着指头一天一天地算在外经商、打工拼搏的亲人何时开始要启程回家了。一年的失意和痛苦,在冬至的这一天都变得很轻很轻了,剩下的就只是对那“家家守岁传酒卮”温暖相守日子的期待了。

母亲起了个老早,大包小包要回老家去,刚好早上要出去办事,就顺路带她回去。于是得以在祖祠前见到前来祭祖许多父老乡贤。多年未见了,在感慨岁月的无情已爬满他们额头却依然对节日虔诚时候,内心收获的更多的是感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母亲一会儿跟这个打招呼,一会儿跟那个闲聊几句,搭不完的讪,说不停的事。从艰苦年代走出来的他们,如今大都已随子女定居他乡,只有在这样的日子,才偶尔能碰上一次面。东家长,西家短,儿孙长,儿孙短……亘古不变的农村话题。母亲跟她们见面总有拉不完的手,说不完的话,每次都是在恋恋不舍,意犹未尽中离开。也许是岁月的流逝使她们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亲人和朋友,已经在生命的路上,离我们渐行渐远了,这样见面的机会,值得倍加珍惜。

在车上,母亲一路跟我讲那个谁曾经抱过我,那个谁曾经在我们最困难时接济过我们……母亲兴致很高聊了很多。尽管很多事,很多的话我不止一次地听她提起过,但我仍然愿意听,愿意这样陪她岁月静好,一路前行。

冬至节,祭祀祖先,我想更多还是要表达一种感恩,一种怀念,一种祈愿吧。因为一个人懂得怀念过去,懂得感恩,就会更珍惜现在。珍惜现在,就不惮未来了,不是吗!

相关文章

  • 冬至偶感

    万壑十日九暝暝, 山高千寻慵登临。 青春蹉跎尚太息, 当立难立思华蓥。 悠悠岁月人增寿, 莽莽乾坤年消尽。 卢生借...

  • 冬至偶感

    今天是冬至节,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在我们南方则是吃汤圆...

  • 冬至偶感

    冬天,脚步蹒跚,像一位老人。久久启不动冬的模式,一直在消极怠岗。春天禁不住开始千呼万唤,春雷滚滚,在这个冬季。春...

  • 冬至偶感

    爆竹声声迎冬至, 候鸟嘤嘤醉寒冬。 冷风瑟瑟游子吟, 江水涛涛岁月流。

  • 冬至偶感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冬至,无论在老家还是北京,都是吃饺子的习俗。本想在家包饺子,可是想起了对姑姑的承诺,带她...

  • 冬至偶感

    晴天冷风已过面,霜粘枯叶待泛白,夜空星河渐渐远,始觉数久寒冬至。

  • 感冒

    日短方知冬至 光阴难耐中年 艳阳晴空无雪 不慎偶感风寒

  • 崀培“骚人”冬至杂感组诗

    冬至偶感 陈庚大雪过后是冬至传统佳节吃饺子岁月是皮人是馅白昼最短情更实激情崀培近百日变革维新重形式师生同唱幸福曲寒...

  • 《红楼梦—冬至偶感》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玉杯盛黄酒,书中醒亦醉! 又已至冬至,饺子是何味!

  • 渝南冬日沐浴有感

    平安夜,余觉天灰白而地青墨,乃至严冬至,忽觉年又过矣,不禁失落。偶感加来情曲折,意忐忑。方沐浴,故作文。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至偶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wq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