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会心理服务师养成手记第十五篇——如何由一幅图构建一堂课

社会心理服务师养成手记第十五篇——如何由一幅图构建一堂课

作者: 怒放的叶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6-09 14:04 被阅读0次

    对社会心理服务师来说,结合现实,深入浅出地讲好一堂心理课是必修的功课。

    在培训过程中,李克富老师反复强调讲好心理课的一些理念和方法,结合下面的这幅图,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设计一堂生动的心理课。

    爱,源于被看见

    一、心理咨询是科学、艺术、人文的三位一体,同样,设计好一堂课,也需要考虑这三个纬度。

    看到这幅图,首先琢磨其中蕴藏的心理学意味,挖掘背后的心理科学。

    一个婴儿正在妈妈的怀抱里吃奶,一边惬意地吸吮,一边用眼睛看着妈妈,还有一只手在摸着妈妈的另一边乳房。整个画面充满了愉悦安宁的气息,而且看不到妈妈的脸,这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艺术想象空间。

    从图片内容来看,首先想到的是谈母婴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妈妈的孩子,或许也已经成为了孩子的父母,对这幅图的人文内涵有实际的体验。

    明确了这三个纬度,我们还需要找到一个具体的切入口。

    二、运用联想和想象,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现象关联为可理解,可操作的心理学理论。

    这幅图引发了我们怎样的联想和想象?抛出一个问题,吸引听众的注意,让大家的心先活起来。因为心理与教育不同,不能单方面灌输,而要互动与共情。

    当然,问题不是随便抛的,要经过设计,最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样才能提供差异化的信息。比如,我们可以问:“一个家庭中,孩子的教育是父亲的责任还是母亲的责任?”

    当这样问时,可以预想绝大多数人会说养育孩子当然是夫妻两个人共同的责任。这时,我们可以提醒听众:“各位是否想过,当你们这么回答的时候,恰恰说明这对夫妻都可以不负责任!”大家莫名惊讶时,我们接着解释:“因为在心理学的视野中,全就是无。假如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个警察说没有锁定犯罪嫌疑人,另一个警察说所有人都有犯罪嫌疑,他们说的其实是一回事。就像以前要考试了,我们问老师有没有复习范围,老师说,有,所有讲过的内容都会考,你觉得他回答你了吗?同样,只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才能承担起责任,成为心理服务的对象,只有真正的求助者才能做出改变。家庭当中养育孩子百分百是妈妈的责任,与爸爸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个说法当然有失偏颇,但我们就要这样说,因为哗众才能取宠,才能引发大家进一步的好奇和思考。

    接下来有人会问:“百分百都是妈妈的责任,那要他爹干什么?”这个问题问得理所应当,也引出了下面的话:“他爹只要干好两件事,一是好好挣钱养家。二是好好爱孩子他妈。因为家不仅仅是一座房子,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家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孩子爱这个家,这才是温暖的家。这样的家,爱是循环流动的,是活的。”接下来,我们就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把爸爸放一边,来讲讲妈妈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三、横连、纵连、胡连,打通心理学的任督二脉。通过打比方,举例子,让课程内容好听实用。

    心理课要讲活,不能生搬硬套,变成讲大道理,而是要脉络清晰,纵横捭阖,事例生动,深入浅出。

    回到图片,我们看到了什么?吃奶的时候,孩子会时不时抬头看妈妈,那妈妈又在做什么呢?是微笑着积极回应孩子,还是自顾自在玩手机?妈妈和孩子不同的交流状态塑造了品质不同的母婴关系,也奠定了孩子未来的心理基础。

    孩子看妈妈时,妈妈热切而温柔地回应他,孩子会从妈妈眼中看到爱,从而坚信自己是可爱的。母乳不仅仅是从生理上提供营养,还在心理层面上打下最初的烙印。孩子通过与母亲的互动,学会同外部世界的互动。孩子吃奶的时候,嘴里有的吃,手里有的玩,还有妈妈陪伴,你说他厉害不厉害?拉了有人换尿布,饿了有人给吃奶,这种全能感的满足,是自信、健康自恋和安全感的基础。

    可是有调查发现,知识分子母亲中(教师、医务人员等),有40%的妈妈在给孩子喂奶时会看手机,或者看别的地方,缺少同孩子眼神的即时交流。心理动力学讲,刚出生的婴儿尚处于全能自恋期,如果需要没有被看到并及时回应,他的世界会陷入崩塌,在妈妈回应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从心理上获得安全感、掌控感,从而发展出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基本信任。

    客体关系理论也讲,对视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和母亲的同在,获得存在感。被忽视的孩子往往在成年后仍然奋力挣扎去获得他人的关注,不断刷存在感 。

    由此可见,母亲陪伴的品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进一步说,陪是陪,伴是伴,陪是物理层面的距离远近,伴是心理层面的情感互动。人陪着,心不在,就是陪而不伴。正如亲是亲,近是近,血缘上很近的人,不见得很亲,生活中很亲的人,不见得血缘上很近。

    进一步纵向延展,爱意味着具体的行动。孩子出了问题,往往是给予的爱不够或是爱的方式不恰当。那么,什么样的妈妈才是好妈妈呢?100分的妈妈、60分的妈妈、0分的妈妈,你选择做哪一种?这时可以现场举例子,让理论变得鲜活起来。

    比如,在小区里玩耍,有个孩子调皮,爬到架子上下不来了,吓得哇哇哭。 100分的妈妈会怎么做?她看到孩子哭,一伸手就把孩子抱下来了。表面上,她帮孩子解决了问题,事实上是用替代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0分的妈妈呢,看到孩子哭,上来就是一顿批评指责:“谁让你上去的,再让你找事!”或是讽刺挖苦:“看你下不来了吧,平时那些本事呢?再让你不听话!”结果,孩子的自信心倍受打击。

    60分的妈妈先走过去安慰孩子:“别怕,有妈妈在!”然后伸出一只手扶住孩子,问:“你是怎么上去的?看看能不能下来?”孩子不害怕了,开始自己想办法,当他又爬下来时,内心充满了自豪感!

    以上三种妈妈,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在于情绪的稳定性。

    妈妈的情绪如何能够稳定?当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比如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不是被事件本身困扰,而是被对事件的看法所困扰。动力学看来,情绪是失控的欲望等等。这里,我们要把刚才放下不表的爸爸再扯回来。一个妈妈要怎样做到情绪稳定?答案是爸爸爱妈妈。有了稳定的支持,妈妈更容易面对焦虑和压力,保持稳定的情绪。

    事实上,门诊调查显示,夫妻感情好,彼此相爱,孩子出问题的几率也会低,即使出了问题,也不会太严重;如果夫妻不相爱,孩子出问题的比例要高出许多,问题也更严重。

    扯完夫妻关系,再看看妈妈和自己的关系。作为妈妈的女人和作为女人的妈妈,谁会是更好的妈妈?答案是后者。作为女人的妈妈,首先是女人,是她自己,有独立的人格,稳定的自我,能够给予孩子爱。而妈妈则是随孩子的诞生而来的一个角色,一个身份。

    就这样通过纵向横向的联系,围绕这幅图,可以扯出一系列心理学的视角和观点。

    四、我们是目的论者,不是因果论者。

    看到孩子,就能看到他的妈妈,反之,看到妈妈,也能见到孩子。正如有人看到树叶动,就能见到风,而有人只看到树叶动,对风的存在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借助心理学的慧眼,我们可以不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当然,同样是看一个东西,见地不同,看到也不同。心理服务的目的不是堆砌理论,解释因果,而是架构心理学视角,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最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达到内外和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服务师养成手记第十五篇——如何由一幅图构建一堂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wr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