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筒介:l历史写作者、小说家、诗人。曾以《唐朝的黑夜》三部曲惊艳于历史写作圈,被誉为“创意历史”和“中国怪谈”写作的开创者、“中国的小泉八云”,本书就是他的代表作!
我不否认惯常意义上所认为的魏晋风流,的确是当时社会上的一种主流现象,但是更加客观的说,仍然存在着另一种力量与他们相抗衡,这种力量有着对家国的担当,有着对百姓的关怀,有着对生死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明知其不可为而奋力为之,这样一种风骨,我想才是掩盖在魏晋风流之下的真正骨节,也是千百年后我自己读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为之动容的全部。
黄巾兴兵起烽烟,
江淮尽空,街陌荒残。
百官披荆,饥死壁间。
白骨委积,人食啖。
中有豪杰逐中原。
三分归晋落终篇。
岂有安乐,八王丧乱。
五胡侵华四百年。
(王衍)曾有清谈误国泣乡关,
(桓温)也有北伐未酬泪汍澜。
(庾亮)寥落江湖意,寻常登临庾楼叹。
(谢安)淝水战,乾坤起东山。
可怜秦淮烟水非昨日,
可堪笙歌沉吟怀人远。
可叹天下霸业归田舍,
风骨不留旧时燕。
这本书是对《世说新语》的通俗解读,描写了魏晋时期名士风流豪放之事。从曹魏到司马晋的宽松政策是制度保障。由于时局动乱、前途未卜,当时许多文人投靠“玄学”,隐居山林,以老庄之道聊以慰藉,他们便是“竹林七贤”。当时的贤人讲究“放旷”和“雅量”,比如喜怒不形于色,比如潇洒自在遵从本心,这种魏晋风华到王徽之(雪夜访戴)到达顶峰。魏晋时期的两大家族王家和谢家的发展也暗合时代之音。后来刘裕夺位,尊崇儒术,历史又回复到原本正统轨迹之上,魏晋风华结束。
讲到魏晋风华的意义,还是原书讲得好:“在当下的时代,我们追寻魏晋,是因为那一代名士人格独立、精神自由、性情率真、爱惜自我,他们高旷美好的品格,透过千年的时光震撼着我们的内心。我们追慕,是因为我们缺乏我们迷失并准备在污浊中继续执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人生的真相;我们怀念,是因为我们的祖辈曾经拥有远比我们纯粹的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