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南怀瑾讲演录》一代宗师南怀瑾讲了不少真话
大师太真诚了,他说自己只出过一本书,而且是关于佛学的。其它的书,都是弟子们整理他的演讲,帮他出的书。他说,这些书都是骗人的。好可爱。
1、现在的读书不叫读书,只是看书而已。
这句话刺痛了我。我感觉我的阅读,就有这种切肤之痛。前面看了,很快就忘。这样的看书,真的跟大师所说的读书,相去甚远了。
他说自己一辈子在外面卖弄的,就是十三岁以前的东西。在十三岁以前,已经把《资质通鉴》圈了三回,全背下来了。“以前我们读书叫读书,现在读书叫看书。以前我们读书,像现在朗诵白话诗一样,朗声念出来,唱的。这样读下来,也圈点过了,就会记得住。到了现在,比如《资治通鉴》,提到哪一段,心里就会现出那个影像,甚至在哪一页,哪一段,都还记得。”
仔细一想,还没有哪一本书,我能达到这样的地步。上学那么多年,读过背过很多课文,除了像《春晓》《悯农》一类的唐诗还能出口背下来,其它的都忘了。但是南怀瑾大师说,背唐诗有什么用呢?能治国治家治社会吗?能谋生吗?
2、很多小孩子会变成精神病,被大师说中了。
南怀瑾感觉现在的文化风向有问题,他说,一个国家的文化不能亡掉了,否则就出大事了。“。现在的教育演变很有趣,小学读的书,到了中学没有多少用了;中学的书,到了大学没多少用了;大学的书,留学又没有多少用处处了,不晓得读的什么东西。”
——似乎说得比较露骨,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3、“计利须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寻根问源回到故土,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说到做学问的道理,则援引子思在《中庸》中告诉人们的五个要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国学的力量,五个点就胜读十年书了。
4、自欺、欺人,被人欺
我常常想起明朝时-个年轻人讲的,人生啊,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如果拿这个观点来看,我常常哈哈大笑,包括释迦牟尼、耶稣、孔子、老子、穆罕默德、汉武帝、秦始皇,包括蒋介石,等等,都是一样,都是自欺、欺人、被人欺。
5、最会做生意的人,并不是范蠡
被南阳人奉为商圣的范蠡,在“最会做生意”之排名中,只能位列第四呢。
第二人是管仲,他是为国家在做生意,很成功。而他与鲍叔牙的友谊留下一个成语“管鲍之交”
第三人是吕不韦,也是做跨国生意的,最后抢了秦国的天下,秦始皇就是他儿子嘛。若说富可敌国,只有吕不韦真正做到了。秦始皇开始包容不同的文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而其背后的导师,就是吕不韦嘛。
第一人是孔子的弟子子贡,也是做跨国生意的,而且能搅动世界风云,其能量影响了整个国际,比苏秦、张仪厉害。以后要学学子贡的故事了。
一代宗师南怀瑾讲了不少真话,也只有他敢讲、会讲这样的真话。大师的书读来灵光四射,引导性极强。只是每每大师点到为止,及时就收了,让人自己悟,太高明了。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