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现在学习的状态越来越不好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帮助他了,胡老师,你们那有没有什么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呀?”
“胡老师,我现在都不知道我家孩子每天都这么想的,问她也不说!急死了!!”
“胡老师,你们那边有没有一种课程,最好让我孩子能够上完就变化,能开始专心学习了。”
“来,儿子,快和胡老师认识认识,让她帮你看看你最近的问题···”
在这些年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探索精神”传播途中,这些对话都是一个个“含辛茹苦”“倍感无力”的父亲母亲的缩影,每每交流之间,都让我们感到担忧,但是更多的是一种使命。
跟我走当走进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之中,走进全国各地的课堂,北京、太原、青岛、南京、重庆、广州······普通初高中还有国际学校,学生们不再像曾经印象中是刻板的“安静上课”“认真听讲”,而是也开始“佛系”了,如果老师还妄图想用“你们得好好学习,不然以后连工作都找不到”“会考不上好大学”来说服他们乖乖的,那就真的会像大多数家长一般陷入无奈和愤怒。
你会发现一个拿着吉他的男生默默抬眼淡定的说:“老师,何必太认真呢?”
还有一个阅读着的女生一脸笑意:“做人嘛开心就好啊,老师,你觉得呢?”然后继续看起书来。
这一刻似乎角色逆转,难道我们成年人还没有他们活得明白?
自己的步调作为父母不自觉间就对自己的孩子开始有了掌控欲望,年龄越大就越想要知道孩子们究竟在想什么,担心焦虑,然后面对似乎越发有代沟的交流深深无力。作为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认真努力,把自己教的都听懂明白,像期望中的一样。
青蛙旅行就在最近,成年人们就好像是每天一醒来时不时的要打开手机,看一看自己养的蛙娃子有没有在家?有没有吃饭?没在家的话,又去哪里了呢?查看一下有没有收到明信片?
“蛙娃子,你到底去哪里啦?”
很多网友都把最近霸占大伙时间的一款手游称为“佛系游戏”,因为蛙娃子是否出门旅行、出门后什么时候回来都不确定,带回的珍品、特产和明信片也是随缘的。玩家一下子都着了魔,变身成为操碎心的老父亲老母亲,需要为它收草,用三叶草帮它买好装备和礼物,偶尔还需要招待一下来家里做客的蛙娃子的盆友们。
这种“静静待着就好”,和如今学生们甚至是上班一族“无所谓”的生活态度。爱也好,不爱也好,都行吧;认真也好,努力也罢,开心就好,何必太认真呢;老板奖励也好,责骂也好,我都可以。什么都无所谓,反正就那样……有人称之为“佛系”。近两年来,这类型的亚文化都有这一明显趋势:放弃反抗,但也不合作。
在这些语言和行为的背后,隐隐透露出一种自我察觉的缺失,自我认同感的下降。
【体验学习】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在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美国,体验式学习强调“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并且设计了许多“具体的经验”,如游戏(Game)及活动(Activity),以轻松且生动的方式(Everything for fun)进行引导。
在体验式学习进入中国的数十年中,也逐渐运用于教育教学中,用有趣有效的游戏项目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其中,在参与中产生思考,在和其他伙伴的共同合作中发生碰撞,尝试,失败,在尝试,逐渐产生自我反思和自我察觉,整个课程中其实没有老师这一角色,学员本身就是主角,没有人会告诉你课程的主题是什么,也没有什么课本,也没有人会提前告诉你今天会学习到的是什么,因为所有的内容就在体验后由引导员帮助你慢慢挖掘,所有的“知识”或者是“结论”都源于学生自己。体验式学习的方式给了每一个学员一个全新的空间去进行不断尝试,就算是犯错又如何呢?可以不断的尝试,只要你愿意。体验是最好的学习,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开始自我探索,感知自己潜藏的力量,学会去接纳别人,更接纳自己,逐渐找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前行的意义和动力。重要的不是有人教会你如何做,而是经过自我觉察后找到出发的真实意义,拥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凡事都有三种解决方式 共同找到缺失的那一块拼图即使是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一看,进行一场旅行,那么也准备好内心的“行囊”。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帮你家蛙娃子准备好出行的装备,在黑夜里,他们拿上你为他准备的一盏灯,但是前行的脚步依然得依靠自己一步一步的迈进。
前行慢慢的你会发现,不用再去焦急期盼着他们回家,不用去担忧蛙娃子在外旅行是否安好,因为其实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已经慢慢开始独立思考,勇敢前行,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