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是去年一个小动作的延续,也是今年打算开始的一个新的尝试。去年一直陆陆续续的从学校拿免费的报纸回来。攒了很多却没怎么看。自从稍微早起之后就开始每天看看报纸和刊物,挑自己看的一篇文章写一小段简评概述一下看的内容。每天的坚持难度还是挺大的,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小段,从选择一篇合适的文章到信息的接收再到输出,需要费很多的脑子花很多的时间。之后由于考试和做项目的缘故就没有继续。
捏丝在我发过的一条朋友圈里回复过为什么我不发#读报#了,竟觉得我搞这玩意竟然还有人看。这是一件值得干的好事情,说不上为什么,反正觉得应该继续做下去。过年期间就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应该想一个办法把这件事坚持做到毕业(毕业之后可能就没那么方便搞到免费的名刊名报了)。试图通过效仿得到的每天听本书、精英日课还有世界名刊速读的形式,每周呈现一篇文章里的主干内容和观点。时间有限、水平又不足,我可能很难保证自己输出的质量,所以希望能看到大家的反馈。我也会不断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内容的选材主要取自《TIME》、《The Economist》和《Bloomberg BusinessWeek》,偶尔也可能穿插法国版的《HBR》和法国报纸《Le Figaro》和《L'Echo》。选材会尽量避免涉及敏感区域的中国政治话题,而主要集中在经济类社会类话题。
Bloomberg Businessweek - How Boeing Embraced Trumpism, Squizzed Suppliers and Made Investors Rich?
飞机小白一枚,但是有感于这个标题,选择了这篇文章。波音公司经历了飞机市场的整体衰弱,却依然有良好的业绩,离不开丹尼斯·米伦伯格的管理创新。
波音公司在创始之初的口号是“Working together(合作)”.一直以来,波音公司努力联合供应商、客户,并在员工及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在最近几年,丹尼斯·米伦伯格上任之后,这种合作精神似乎走到了尽头。丹尼斯·米伦伯格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强硬要求上游供应商降低15%的价格,并抢占了原先属于供应商和航线的飞机维修维的业务,以此来扩大利润和现金流。波音的投资商因此在这一年挣得盆满钵满。
这一切看起来近乎是匪夷所思的。其实,波音在2007年交付一个系列的飞机过程中,由于中间环节的很多失误,损失了很多钱。在走出危机之后,管理层开始反思出现问题的原因,由此诞生了“压榨”供应商的“Partnering for Success”计划。供应商长期以来攫取的利润甚至要高于波音公司,他们会将产品翻两番或者三番的价格卖给波音公司。在这个计划中,波音公司要求这些公司至少降价15%,要么就滚蛋,永远不要参与波音公司以后项目的竞标。于是,经过一轮的重新洗牌,这个铁腕的手段大幅降低了成本。CEO丹尼斯·米伦伯格在反思波音公司的盈利模式的时候发现了飞机的后期维护和修复是一个大肥缺,这样的好处怎么能全部让别人捞了!于是自己成立了公司提供了从咨询早维护的一条龙服务。这两大举措使得播音的股价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直在飙升。
文中还记载了波音和加拿大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公司之间的纠纷。庞巴迪公司推出的小型飞机触及了播音的盲区,波音直接提起了诉讼,声称庞巴迪公司非法倾销。最后波音败诉;庞巴迪公司无意中被证明做出了很有优势让波音胆寒的产品;空客笑看撕逼大战;加拿大政府也对波音采取了一定的制裁作为反击。由这个事件让人联想到的是特朗普政府对波音公司一直以来的支持,可能波音公司正式错误的估计了这场官司的难度才导致现在这样的结局。
我的评论
丹尼斯·米伦伯格看似离经叛道的措施给波音带来了很大的成功。做一回事后诸葛亮,反思一下他的举措关键在于抛弃存量,寻找增量。其实他并没有真正放弃平等的合作,而是通过一定程度的强硬手段引入新的竞争机制,平衡整个市场。在平衡市场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人要受损失,这些受损失的公司很多已经在原有体系内修炼成精——放弃了追求更低的价格更好的产品。抛弃这种存量,而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是一个短期痛苦,长期受益的方法。其次,他拓展市场,涉足原来不属于他的打击,这就是“寻找增量”,也就类似于我们常听说的互联网公司中的“降维打击”。这种寻找潜在市场的思路使得波音能够寻找到新的盈利口,从而在不同的维度上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这个过程中,伤害到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只能成为炮灰。
这种事情也不是谁都能干的,毕竟在飞机市场上一直是空客波音二元对立,在这种垄断市场中,由于缺乏竞争,很容易形成稳定局面,导致大家都认为这碗饭吃的很舒服而丧失继续奋斗的意愿。很多时候痛点是激发改变的最重要因素。在一个垄断市场里为自己创造痛点是丹尼斯·米伦伯格能够带领波音重回巅峰的重要原因。
文章末尾提及了中国的飞机制造厂COMAC,现在虽然还是一个很小的公司,但是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打破二元垄断的飞机市场。到时候空客和波音会不会联合起来(Working Together)去抵御COMAC呢?中国飞机制造业走向世界还会遇到多大阻力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