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戏曲表演—川剧是传统戏曲和民间艺术的结合,不止在四川境内发展,还流行于重庆、贵州等地。川剧博采众长,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高达数百种,多是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的,也包括锣鼓、唢呐以及琴笛等音乐形式。唱、做、念、打齐全,“变脸”、“喷火”、“水袖”更是独树一帜!
川剧的角色很多,但传统的头帽数量只有七十二顶半,这些帽子式样与行业、性别、官阶、善恶等都有相应的关系。皇后的凤冠、上将的头盔、驸马爷的官帽,不要小看这“七十二顶半”,就凭这些可以变化出1000多个角色来。
川剧是四川的血脉。醒也川腔,醉也川腔。每一个唱腔都融入了四川人的闲情逸趣、还有辛辣和自嘲,【滚灯】更是将夫妻间打情骂俏的市井生活搬到舞台。男人背后吐槽一句死婆娘,转脸还是会笑着顺从,四川男人疼老婆这个梗,都能编出一段戏来。
还有木偶戏、手影戏,再听一曲《百鸟朝凤》和《二泉映月》,看一次川剧变脸。不得不感慨中华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传统川剧帽子的制作,是一道相当复杂又精细的活。从制图到雕刻再到最后装饰,一顶川剧帽子要历经上百道工序,至少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白令纸,做帽子的基本材料。制作帽子前,先要用8-10张白令纸做成硬纸板,然后再根据图纸,把纸板剪成需要的形状,再用烙铁弯曲纸板,做成帽子的形状,接着就是雕刻龙凤等造型。从雕板到加沙、烫壳、弹丝、绷纱、沥粉,最后上色、上花点翠,一般要忙活一个星期。
事实上,七十二顶半头帽中最难做的就是诸葛亮专用的帽子,叫万卷书。这帽子的各个部件都可以随意拆装,可以根据角色的不同来进行选择。
不可否认,川剧帽制作手艺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川剧帽下出角色。一顶川剧帽子可以演绎很多不同的人物角色,有了帽子的衬托,川剧人物形象才是完整的,角色塑造会更加出彩。
黄龙溪古镇,离成都市区仅仅40公里,却能在这里感受到一番远离尘嚣的悠悠时光。清清锦江水与美丽的鹿溪河在此相汇,成就了黄龙溪千年水码头的美誉。
黄龙溪川剧戏曲表演-对川剧知识的深入了解,加深了与川剧的缘分,川剧不只是对故事的真实还原,也从侧面反映了许多人生哲理。正如孝道是川剧经常表现的主题,通过对传说故事的进一步阐释,借古喻今,以弘扬孝道文化!
黄龙溪天府锦绣梨园志存高远,戏曲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创新,成为景区传统文化的代表和标志之一。通过传承创新古老的巴蜀曲艺,使渐渐消音的曲艺文化在戏馆重现声色,让身怀绝技的名家回归民间!
来黄龙溪感受一盘正宗的川剧变脸表演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