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
那天我和室友聊天,无意中聊到了初高中,四个人都有些停不下来。每个人都像手握着一个锦囊,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珍视的东西向大家展示,像爱炫耀的孩子般。即便是些稀疏平常、细枝末节的东西,说出来时也能让人激动很久。你可能理解不了我,我也可能理解不了你,但讲出来很多时候是给自己听的。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爱那些过去的东西,有一些庆幸,毕竟遗忘是生活的常态,能唤起记忆已经是件很有价值的事情了。
我们从朋友谈到老师,从写的纸条谈到爱吃的辣条,然后毕业、分别、新的朋友。
我记得初中毕业那天,班主任唠叨完最后的叮嘱,突然有点哽咽:“我刚才差点脱口而出,明天六点四十赶到了。”没有刻意营造和渲染告别的氛围,这句话却在我脑海里转了这么多年。“明天六点四十赶到”,三年都不起眼的话已然成为了习惯里的一部分,取下来时也会疼,就算仅仅像被树叶轻刮了一般。那天我们互相拥抱,哭相难看。
我高考后来北京上学,在宝安机场用QQ发了一条说说。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是三张机票的照片,其实就是想用大家惯常会用的方式表达一下自己开学了。
上飞机之前,我收到一条评论:“送走你,好似送走了自己的青春。”
一暑假都沉浸在兴奋喜悦之中的我,第一次感受到毕业的气息一点一点渗透进皮肤里,在全身蔓延开,那种心情比考完后从考场中走出来时严肃认真多了。
我回复:“离开你,好似离开了自己的青春。”
我从QQ里找到了那条说说,截图并保存,因为那是告别切切实实留下的痕迹。
其实,我不是个形式感足和害怕告别的人。
但,告别本身就是件深刻的事情啊。
【重逢】
我不太爱尝试新的东西。
喜欢的食堂吃四年,喜欢的菜“亘古不变”,喜欢的歌来来回回的听。
暑假回家的时候,我从书桌里面翻到了高中时常用的MP3,已经坏掉打不开了,但是外观还和刚买来的时候一样,没怎么变。高中时学校不让带手机,也没有网。几百个枯燥的日日夜夜都是在一首一首歌的切换中慢慢度过的。夏天时碰巧座位被调到窗边,晚自习时清爽的风、身边熟悉的人、耳机里听了很多遍的歌能让人瞬间从浮躁中安稳下来,像被一双无形的手安抚着。直到现在,都很喜欢靠窗的位置。
大学之后,手机里的音乐播放器换了好几个,新出的歌听过几遍觉得不是很对味。偶尔会听到一些好听的歌,发现是以前听过的那些,大多都是些慢歌,就像日子慢慢慢慢的过。
之前冲动的把播放器里的歌都删除了,想要下载回以前MP3里的歌,却发现很多歌已经想不起来了。高中时朋友觉得我MP3里的歌好听,就带回家复制到了自己的MP3里,后来她说她觉得放到自己的播放器里就不好听了。
“可能播放的顺序被打乱了,就没那么好听了吧。”我当时是这样给她解释的。
其实还有听歌的心情。
今天听歌的时候听到了许飞的《不说再见》,情绪来的很突然,就像一下梦回高中,站在我前面的人是曾经很熟悉的那一个。
我把那首歌分享给了朋友,朋友说:“其实你的高中生活很简单美好,和歌里写得一样。”
我说:“所以才很怀恋。”
音乐,有时候是重逢,和一段时光之间的重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