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节假期,我与父母的三两事

春节假期,我与父母的三两事

作者: 娃子哥 | 来源:发表于2018-02-18 09:13 被阅读304次
春节假期,我与父母的三两事
『写在前』

每年年底总是忙碌的,忙着单位的各种总结,以及迎接上级的各项考核,还要筹备一年一度的迎新春趣味运动会,常常是忙的焦头烂额。

但繁忙的好处,就是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就到了年关。

今年年底,其实和往年并无不同,同样的忙碌,同样的焦头烂额,但却变得很漫长……我在掰着指头等待一个日子,捱过一天,就在心里默默减去一天。

搞完活动会,紧张疲惫的神经放松了下来,喜悦期待的心情却日渐愈浓,因为离爸妈来杭的日子近了……

『一』

那天早上,我同往常上班一样起的很早,洗澡漱口,从里到外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并且在镜子里照了很久。

爸妈乘坐的高铁,要临近下午4点才能到上海虹桥车站,而我却早已迫不及待,正如那些文人笔下常写的一样,心早已飞到车站,焦急而又兴奋地等候许久了。

中午11点多的样子,我就来到了杭州东站,等候下午2点07分去往上海虹桥的列车,心里无数次联想着爸妈出站时的情景……

爸妈是第一次来杭,确切地说是第一次出远门,从未坐过火车(更别说坐高铁)的他们,这次出行牵动着小姨、舅舅、舅妈和我等一众人的心。

在此之前的很长时间里,我就和小姨反复沟通了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最担心的还是怕他们上不了车,反复和爸妈强调了检票进站、进站路线、站台候车等所有的细节。

当天,我和小姨时刻保持着联系。

8:36分,微信里,小姨发来一张妈妈在候车大厅里的照片。妈妈穿着一身呢子大衣,上面别着一枚精致的胸针,脚上穿着新鞋子,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显然这是小姨精心准备的。她还打趣道:这样显眼,挤在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

8:56,他们进站了,小姨再次发来消息。我的心也就跟着紧张起来,祈祷他们别走错站台,别上错车。

最终的事实是没走错站台,也没上错车,但却上错了车厢。本是6号车厢的他们,上到了11车。

用妈妈的话说,我们的叮嘱起了反作用,我们的担心、紧张也间接导致了他们的慌张,看到列车一停下,就朝着最近的车厢走去。

想象着扛着大包小包的他们,要穿越五六节车厢,才能到达属于自己的位子,心里不免就是一阵唏嘘……

不过还好,至少安全上车了!

我乘的列车到达上海虹桥时,他们也快要到了,我挤过汹涌的人流,找到他们的出站口时,广播正好播放着列车到站的提示,我的心也跟着狂跳起来,双眼始终牢牢地盯着电梯与天花板视觉上交叉的地方,好在第一时间看到爸妈的身影。

电梯上,第一波出站的人群出现了,我也更加紧张激动起来,可能是我盯得太久,也可能是自己太过紧张,我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从黑压压的人群里搜索到爸妈的身影,相反倒是妈妈在不停地向我招手。

看到那只在空气里不停摆动的手时,我先是一愣,心也跟着颤抖起来。

过闸机时,憨厚的爸爸再次演绎了自己的笨拙,始终找不到自动检票口的正确位置,以至于后面堵了好多人,我是又好气又好笑,按捺着性子,帮他完成所有的动作。

随后,我们继续换乘返杭的高铁,然后是地铁。一天的旅途奔波,让他们疲态尽显。我不时询问身体状况,妈妈却强作欢颜,口中只是简单地回应:不累。

父亲略显兴奋,像个小孩子一样,新奇的眼神四处张望……

『二』

接下来几天,我小心翼翼地照顾着他们的饮食起居,观察着他们的细微变化。不过还好,他们并没有太大的不适应,对我为他们布置的房间也还算满意。

妈妈向来不太会夸人的,顺溜的话更不大会说,但我可以肯定,她对我在各方面的安排是认可的,因为她从一进房间那种坦然的眼神就告诉了我。

第二天,我带他们逛超市,一来是准备过年需要的一应物品,二来是让他们感受一下城里人过节的气氛。

爸爸依然是充满好奇的四处游弋的眼神,妈妈显然是对这种物品堆砌、人潮涌动的场景不适应,没过一会,眼睛就有些恍惚和暗淡。只是仍然强颜欢笑,不想扫我的兴致。

我加快了扫货的节奏。但凡我问起“什么什么要不要买时”,妈妈总是两个字:不要了。后来,我索性就不问了,直接拿。对于他们认为的生活必需品,妈妈并不多言语。而当我要买水果、牛奶、白酒以及各种海鲜水产的时候,妈妈就开始阻拦了。

口里不时地絮叨,“这里的东西太贵了”,“这些东西没必要”,“哎,就是离家太远,不然很多东西都可以从家里带来”……云云种种,走了一路,也念了一路。

我知道,我必须按照我的节奏行事,不然我所制定的一系列计划,将完全被他们打乱,并且付诸东流。

当晚,在我的再三坚持下,他们终于同意去外面吃饭。

我们来到了一家相对高档的火锅店,爸妈的神情有些局促,显然是对周围新潮时尚的装潢感到有些眩晕和慌张。

“杭州也是我们的家,你们也是这座城市的主人,放松点,不要有什么不安!”我如是说,他们也稍显安定。

我点了一些他们不曾吃过,又尚可接受的简单海鲜和新鲜蔬菜。

妈妈不时地张望我手里的菜单,嘴巴里还是不停地念叨着:够了,够了,吃不完的……

那晚,我不知道他们吃的是否舒心,只是他们的确吃了不少,相反倒是我了了数口。

后来妈妈说,怕浪费,所以不停地吃!

400多的餐费,也让妈妈念叨了很久很久:要是在家吃,能吃多少顿啊!你们出门在外,就是不会过日子!

晚饭后,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又去看了电影《无问西东》,跳跃的剧情,也许他们并不太看得懂,但是旧时代的故事情节,多少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

由于影片快要下线,影厅里稀稀拉拉地只有六七个人,气氛舒缓,可以静静地享受这种安详时光。整场,只有我偶尔悄悄给他们介绍一些故事人物,而他们自始至终没有说话,一直平静地注视着荧屏。那一幕如同静水流淌、细雨绵绵一样在我心中轻轻地拂拭……

『三』

儿子数年在外打拼,虽并无太大成就,却也小有一二,爸妈嘴上不说,脸上的表情和行动举止都会告诉我答案。

妈妈一直想去看看我买的另一套新房,我知道这是她来杭的另一个心愿。

那天一早,我租好车子,带着事先购置的墙画,来到了位于市郊的高层住宅区。

这里旁边正在修地铁,路面被整个围了起来,四处弥漫着灰尘。

小区里倒也幽静,绿树掩映,几幢高楼在树丛中拔地而起,爸妈抬头张望着。

我也很久没来了,进房门的那一刻,我呆住了,地上、桌子上、沙发上、床上蒙着厚厚的一层灰,好像有几个世纪没有打扫过一样。

再抬头看窗户和窗外的工地,就一切都明白了。为了保持通风,我把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

妈妈数落着我的不是,却迅速拿起水桶和抹布,干起了惯常的家务活。

我和爸爸比对着房间的尺寸,选择合适的位置,布置起墙画来。

几张画,几个钉子,却耗费了我大半天时间,不过看着温馨暖人的画面整齐而又恰到好处地排列在墙上,一种家的祥和氛围油然而生,在空旷的屋子里弥漫扩散……

春节假期,我与父母的三两事

当我沉浸在自己的成果里,沾沾自喜时,才不经意发现,妈妈不仅把桌子、床垫、沙发都擦拭干净了,还蹲在地上,用抹布擦起了地板。

我的心里涌起了一阵酸涩,嘴上埋怨道:不是有拖把吗,干嘛用抹布?蹲在那里多累啊!

说着,我就拿起了拖把……

时间早已流过午饭时间,我的肚子也开始咕咕直叫,我才发现都下午两点多了。我估摸着他们肯定也饿了,就赶紧悄悄地点了外卖。我假装若无其事地问他们,饿不饿,得到的回答如出一辙:不饿!

等外卖送来时,不用说,又是一通:乱花钱,不知道节省的数落。

但我知道他们真的饿了。

晚上,回到家,妈妈因为饿的太久,胃开始不舒服……

我只感慨:为人子,是有多粗心?!那么晚才想起让他们吃饭。

『四』

没错,来杭州,必到西湖。

而我的粗心也不止那一次……

我带着爸妈从断桥开始,沿着白堤一路行走。路两边的丝丝柳条真正成了光秃秃的丝绦,不带一片叶子。只是随风摇摆的样子,依稀能够让人想象起春日里嫩芽吐绿、风中飘舞的景象。

我给他们讲述着每一处景点的前世今生、趣闻典故,讲述着古今中外、历史种种,这几年读过的书,仿佛在那一天才真正派上用场。我像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又像是一个滔滔不绝的演说家,一路走一路讲,不觉口渴,不知疲倦。我似乎不是为了满足爸妈的新奇,而恰恰是在寻求一种自我满足。

不知不觉,我们就走过了孤山,走过了曲苑风荷,走过了苏堤,走过了花港观鱼……

妈妈不动声色地配合着我的神采飞扬,爸爸一路拿着手机不停地拍来拍去。

走着走着,我就发现妈妈一直在耸肩,而此时我的手机上也显示我们走了有两万多步了。他们累了,我才赶紧带他们在太子湾公园一处僻静处坐了下来,舒缓舒缓筋骨,吃点东西……

在那里,我继续给他们勾勒太子湾公园春日里的盛景,百花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郁金香铺满水系和道路的两旁,雍容华贵,繁花似锦,游客如织,熙熙攘攘。

而我也明显感觉到妈妈渐渐褪去喜悦的神情,脸上再次爬满疲倦和迷离。她似乎对这种虚空的景象不感兴趣,也好像对这个城市的富丽堂皇显得格格不入!

就像第二天,我带他们去观赏钱江新城灯光秀和音乐喷泉,酷炫的光影效果带给她的不是享受,不是欢快,不是幸福,而是一种无所适从又无处安放的不自在……

如此种种,让我很久百思不得其解,作为儿子,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去孝敬他们,愿意在时间还充足的时候,带他们多吃些好吃的,多看些新鲜的,多走走外面的世界……可是,得到的结果,却和自己的期待并不吻合。

显然,我给予的,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五』

转眼他们来杭已近一周,过年的气息日浓,小区门口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和福字。

除夕,在阵阵鞭炮声中,悄然来临。

那天下午,妈妈像往年一样,调馅儿,和面,擀皮儿,包饺子。

而我决定露一手,给爸妈做一桌菜。

对于平时基本没怎么做过菜的我来说,这顿饭倍感压力,还真怕做不好,不好吃,吃不好。但心里却是满满的幸福体验。

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洗菜,摘菜,锅碗油盐都摆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打开电磁炉和油烟机,听着嗡嗡嗡的声响,我在那一刻忽然变得异常轻松,整个人像是在空中飘飞,我好像闻到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香味……

在这样一种奇妙的感觉中,我开始了自己的杰作,一道道卖相不佳的菜肴新鲜出炉。

春节假期,我与父母的三两事

当晚,我们围坐在一起,每人倒了一杯酒,我平生头一次同爸妈说祝酒词。平时和朋友之间说的那么利索,而那天我却说的磕磕巴巴,心里砰砰砰乱跳,脸上一阵燥热,视线也有些模糊。我隐约看到爸妈气色红润的脸膛泛着幸福的光芒,妈妈竟然眼角含泪。

那一晚,妈妈赞不绝口,说有几个菜,她都做不出那种感觉,这是恰到好处的自然流露,也是由衷的欣慰。

爸爸憨憨地笑出了声。

第一杯酒,我们都干了,彼此都有些微醺醉意,那是酒的作用,也是幸福的气氛使然。

那是我有生以来做的最好吃的一桌菜,也是我吃的最好的一顿饭。

爸妈从未像今天那样满脸欣慰,又满脸知足。

也许,这就是幸福吧,简单的菜肴,简单的不多的几句话,发自内心,质朴而有力量,就足以给家人一个强大的支撑。

至此,我才渐渐明白,孝顺父母,就是读懂他们,多听他们说话,多想他们所想,给他们真正想要的。

有时候,你所谓的孝顺,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满足,仅仅是为了取悦自己,安慰自己。

孝敬父母,其实不需要太多、太满,恰到好处的一点就足够。

比如走路时,放慢脚步,跟在他们后面;比如上电梯时,你悄悄地关注他们是否安全;比如爸爸不懂的手机拍照,你耐心直白地跟他讲一讲;比如妈妈翻来覆去的家长里短,你诚恳地听一听,哪怕不说话,只要诚心地听着……

子欲养,亲还在,时间还足够,你只需要懂他们……

也就是在那晚,我忽然觉得“爸妈”两个字份量有多重,一个为人父,巴望着你长大成才、成家立业;还有一个女人,一辈子为你当牛做马,辛苦操劳。

这就是“爸”和“妈”……

相关文章

  • 春节假期,我与父母的三两事

    『写在前』 每年年底总是忙碌的,忙着单位的各种总结,以及迎接上级的各项考核,还要筹备一年一度的迎新春趣味运动会,常...

  • 我与书的三两事

    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她,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这是我听到的对于读书最好的诠释! 药物可能治愈身体痛...

  • 我与萌的三两事

    跟萌谈恋爱这么久,第一次在一起相处这么久,每天都会见面。时间越久,我变得越喜欢他。我跟他相处的也越来越融洽。 ...

  • 我与老陈的三两事

    我每次在朋友圈发我和老陈的日常,下面都会有评论说觉得我俩是段子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成熟稳重的人,我会编段...

  • 我与老妈三两事——我的老妈

    在我20多年的生命中,有一个人她骂我最多,管我最多,对我的要求也最多。小时候把我从被窝里拖起的是她,不让我...

  • 与父亲的三两事

    今天天气转暖使我想起来以前夏夜里跟父亲散步的时光。路过超市时,我总会问“来根冰棍儿呗”,正好父亲自己想吃可又不能明...

  • 与父亲的三两事

    小时候与父亲的回忆只有过年的时候,他过年带回来的菠萝包很美味,和父亲收割水稻和插秧的时候会比赛谁快。 2015年3...

  • 2016父母日常相处三两事

    1:父亲外出开会,入住的酒店有提供当地小吃,他试吃后觉得好吃,回家时给母亲带了一些。 2:父亲在市区医院做痔疮手术...

  • 我的童年三两事

    记忆里,我出生在一个贫困落后的苏北农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说是农民,其实也不完全是,至少在我出生以后不完全是。听我...

  • 我的那三两事

    来简书的第二天 我是通过百度搜索来到这里的 我记得我搜的是“写作平台” 点开了几个,感觉都不对 简书两个字简单而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节假期,我与父母的三两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ov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