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部分是教师的思考和理解;
古代埃及的时代精神
- 具有代表性的大河文明,周而复始的农业耕作和建筑劳作
- 更具有力量的人间秩序:统一的王朝,庞大的神庙、金字塔建筑
- 统治者(法老)具有神性或上天的旨意,但大部分平民已经失去了和灵性世界的链接
- 在特有的宗教观和生产方式基础上,几何学、天文学、数学、医学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有教师把“古代埃及”的时代精神和富有“力量”和“新关系”的四年级孩子意识状态相关联。他们寻求自己在人间的定位,并且在新关系中寻求秩序。
文化特质
- 大河文明的层级秩序;
- 对法老的尊崇
- 对“不朽”的追求;(对死亡 ~ 重生/永生的思考)
古代埃及教学安排
孩子对“神秘的埃及”有无穷的好奇心和热情。与目前文明遗存较少的古波斯、古巴比伦不同,埃及不仅有辉煌灿烂的神话与历史,还有丰富多样,令人惊叹的大量历史遗迹、建筑、文物等保存至今;与同样具有“神秘主义气质”的印度不同,因为护身符、金字塔、木乃伊和长久以来西方文明对埃及文明的关注,也让埃及在“神秘”、“辉煌”、“灿烂”之余,带有更多的“探秘”、“冒险”甚至“惊悚”的刺激感。尼罗河、金字塔、木乃伊这些常见的埃及元素不仅孩子们之前就已经熟悉,而三年级希伯来神话中,“约瑟被卖到埃及”以及“摩西与法老斗法出埃及”也可以很好的回顾,来构成了孩子学习古埃及文明前的先验印象,
埃及文明的学习,离不开神话故事的讲述;我们大致讲了两大部分的埃及神话:
1. 埃及的创世神话;特别是以太阳神拉的诞生,创造万物,以及其后代形成的九柱神;
2. 奥西里斯与伊西斯;这是一场牵扯到几乎所有主神的恩怨情仇,所有的主角都是神明,但演出的确实人间的一幕幕悲欢离合。尼罗河、棺木、重生、木乃伊,冥界、审判这些元素都在故事中出现了。
孩子在神话中不断的感受“尼罗河”对于埃及的价值与意义,在传说中的地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到尼罗河三角洲的“芦苇之野”,与现实和神话中莎草纸、天国、摩西、奥西里斯的关联。
孩子们很自然的会将多雨温润的印度三季(热季、雨季、凉爽季)和干燥少雨的尼罗河三季(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对比联系起来。对于不同文明的特质有了更有张力的感受。
孩子们集体创作古文明壁画神秘,色彩绚烂,极富特色的埃及风格绘画,也是我们感受埃及的重点。除了各种各样主课本的绘画之外,还有湿水彩,色粉画,以及用中国毛笔、宣纸和颜料来做埃及绘画。在学习埃及的过程中,孩子们绘画的热情似乎被点燃了。我们完成了一整面墙的古代文明壁画。原本还有些犹豫,孩子是否有信心,有意愿去挑战这么大幅面的绘画。但现实是:每个孩子都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参与度,不仅绘画了古代埃及,连同古代印度、古代波斯,古代巴比伦(《吉尔伽美什》)也一并选择了特定的形象或场景绘成了壁画,一面墙都不够用!还在其他的墙面上画了不少不同文明风格特色的装饰元素。
此外,因为埃及的元素太多,造型艺术尤为突出,所以我们也延续古巴比伦通天塔泥塑,在埃及感受方尖碑、以及有荷鲁斯四子的卡诺皮克罐,还有些工作效率高的孩子尝试了金字塔,以及伊西斯的形象。已经有眼尖的孩子注意到女神伊西斯头冠的变化,从而又引出了一段关于神力与神祇变迁的小故事。
一些艺术工作此外,我们还在教室布置、环境陈列、张贴画等方面注重每个文明氛围的营造。埃及学习期间,正好有一个孩子家长从埃及回来,还给每个孩子都带来了埃及的特色礼品。这些都极大的激发了孩子的探究热情,以及与古埃及文明的情感链接。
埃及的《亡灵书》既是链接了埃及神话的内容,又极富有文学性。我们和孩子一起诵读《亡灵书》中诗歌的节选,希望让孩子感受文学之美。例如:
我们自你而来,因你而成神圣。
你的祭司黎明出迎,以欢笑洗心;
神圣的风带着音乐,
吹过你黄金的琴弦。
又例如:
在日落时分,他们拥抱你,犹如每一片云。
你的翅膀上,闪现着天边反照的颜色。
你行过了天顶,你的心喜悦;
你的清晨和黄昏之舟都遇上好风;
事实上,作为教师的我也被亡灵书中的这些诗歌片段所惊叹,这些抒情的,唯美的诗句,颠覆了我对“死人之书”、“颂歌”的印象。
古文明中的文学
古文明学习中的文学线索(包括史诗、诗歌),特别是文学文本的感受真的非常重要,这也是教师与孩子真实感受不同文明文学(特别是书面)感受的重要部分。除了口头的神话故事讲述之外,除了用于课堂精读的阅读材料之外,具有特定文学性的文本,还包括:
- 古印度:坚定雄浑,不容置辩的《悉多之歌》(摘自《罗摩衍那》孙用 译);能充分表明印度人生死观的、译文达雅的《阿逾陀篇》(摘自《罗摩衍那》 季羡林 译);
- 古波斯:摘自《波斯古经》的《亚斯纳誓言》(亚斯纳》第十二章:1-3,8),最后教学时再次斟酌了下,以口头方式朗读,未发书面材料;
- 古代巴比伦:比较泥板原文后,完全采用二次创作的书《吉尔伽美什的故事》(李翊云 讲述)
- 古代埃及:《死人之书(亡灵书)》的诗歌节选;
- 古代希腊:荷马史诗节选:《世代如落叶》(摘自荷马《伊利亚特》);《希腊抒情诗歌节选》(选了一些阿那克里翁,塞诺法涅斯和佚名的诗歌片段);针对潘多拉故事的诗歌《希望 Hope》,还有以及描述斯巴达人生活的特潘德的诗歌和节日诗《铁剑锋利,琴声欢快》等等。
这里根据对五年级孩子状态的判断,既没有选古希腊时期著名女诗人萨福的诗歌,也没有选后世诗人,例如拜伦的诗歌。
这些诗歌文本的诵读和书写拓展了老师和孩子们对于古文明的感受。孩子会发现“古老史诗”中“排比与重复”的特点,会说在《世代如落叶》中感受到一丝感慨与无奈,会说生命是周而复始的,会说原以为斯巴达人不唱歌,没有诗歌……
从学习《吉尔伽美什》的整本书阅读开始,越来越多的孩子会自发的阅读相关的古文明书籍,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的介绍书籍。有些是借阅班级书架的,有些则是孩子们之间自己流转的图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