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同学,想要谈一场恋爱,有好几个人追过,也互相试探了一段时间,但就是没能在一起。
同学说,一到要确定关系宣布的最后关头,我就不敢了。一想到会有一个人能很大程度上影响我,我就觉得恐怖。还是算了吧这次。
就这样,四年过去了,来来去去也有十个人左右了。一开始挺有好感的,也没能让她放下心里最后一道防线。
害怕被别人影响,我能理解。毕竟身边很多人谈个恋爱都有很大的情绪波动,还有魔幻的谈到法院打官司的,亟需分类处理的有毒有害垃圾也见过好几个。谈恋爱嘛,哪能总是一帆风顺。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粉粉的、有玫瑰色滤镜的幻想诶,对我等凡人而言,怎么可能戒断。
婚前恐惧症大家不陌生,但恋爱开始之前就恐惧又是为什么呢?
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在即将确认一段亲密关系之前。而且,这种亲密关系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
极端简化一下,就是:我想要甜甜的恋爱,但又担心自己的自由生活被限制。
不那么恰当的比喻是,我待在一个舒适的空间里,现在空间之外有一个我感兴趣且想要的东西,如果我去追求可能会成功。但也可能失败,如果失败,我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那么,我要不要出去?或者,当外面世界对我的吸引力有多大时我才应该出去?出去的时候我要不要给这个空间上锁?
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想要自由,都想活得自我一点。这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发展而来的趋势,无可厚非。但是,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似乎把个人的界限看得太死了。
如果把人看作一个运转的系统,那么它必定有着自己的运转规则,但因为在社会环境中,所以也会接收到外部信息。但个人之所以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就是因为自己能用自己的运行规则转译外部信息。只有按照自己的规则运转,才能保持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边界,才能保持“自我”的存在。谈恋爱,就像是有着不同运行规则的两个系统进行耦合。其边界的确定,适应,沟通甚至改变都是一个过程。也必须要一个过程,否则你们不会有足够的信息来作出最后的决定。不然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
在具体的亲密关系中,这个过程是必然要面对的,失败成功都有可能,受伤也不意外。但是,如果不去尝试开启这个过程,就永远不会得到一段亲密关系。更进一步,一个人就不会有这方面的成长。
如果想要开展一段亲密关系,那就顺从本心地去做。既然已经有了这个心,那么装作看不见是不可能的。真正该做的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无论是否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你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如果因为自己的恐惧而踌躇不前,也没什么,但如果内心始终催促你,那就还是尝试一下吧。
毕竟,人生就是一个不管做什么样的选择都会可能后悔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