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担心别人怎么想,要做对你的孩子最有利的事情。
当孩子出现状况之后,我们基本上都在担心别人会怎么想,我们会感觉很丢人,别人会不会说我,会不会指责,会不会嘲笑,会不会看不起。这些只会让孩子的状况更为糟糕。我们这个时候要去思考怎么样对孩子才可能是相对有帮助的,有利的。
当我们能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的时候,我们就能不再那么害怕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了,因为你理解了孩子,你知道孩子的感受了。
孩子的很多事情,我们要让他参与进来,一起去决定,而不是我们直接替他做决定,替他把事情给解决掉,那样的话,
孩子跟这个事情的感觉,并没有多少,后续他的行动力也不会多大,因为它没有参与,只有参与的才会更愿意执行。
越是争夺越内耗,情绪越大,因为没有办法把更多精力放到解决问题上,现在要做的是两个人合作,共同的去面对问题,看看怎么样能从问题中走出来,去解决掉他眼前的困难,
再下一段,每当我试图让它做我认为最好的事情的时候,我就变成了一个说教,讲大道理,控制型的妈妈,而他会反叛。但是,当我努力通过和善而坚定的养育方式支持他做自己的时候,他就愿意跟我交谈,并一起寻找解决方法,因为他感觉安全。
每当我担心别人会怎么想的时候,就会让我与孩子之间造成疏远。
他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这个解决方法是他自己的主意,也就是说,他自己参与的,他自己决定的,往往最后他自己会更好的执行。虽然可能看似没有你按按照你要求的更完美,看似没有,但是效果通常会更好。他不用再反叛妈妈的控制,而能专注于自己的行为,这点很重要。
你越多的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你的孩子,你就越能让孩子有责任心,有能力关心别人。
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怎么样对孩子是有帮助的。用鼓励代替羞辱。调节好我们的状态,然后很真诚的,耐心的跟孩子去交流,听他们的想法。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你真正为自己的孩子担心或害怕的时候,你是对自己的十几岁孩子说教或责骂,而不是让他们知道你有多爱他。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你跟孩子建立情感,链接了吗?我们要做自我的反思,以及我们如果没有这样做的话,效果如何呀?
当我们不断的责骂他们,反复的唠叨,甚至恐吓他们,然后结果怎么样?
如果妈妈变成一个控制型的母亲,孩子只会变得更叛逆,妈妈无法强迫孩子跟他说出实情,但他能创造一种让孩子觉得说实话很安全的环境,这个很重要,如果他感觉说实话很不安全,那他接下来可能就不愿意说了,因为说实话不安全。
一方面是情感链接,一方面是让孩子感觉到他说实话是安全的,然后他才会更多的表达,
才会跟我们一起去探讨怎么样解决问题会更合适,是双方可能相互都满意的。
和孩子达成相互尊重的约定。
下面这一段就是很真实的呈现了生活中的场景。
如果有些父母一一种威胁的口气,对孩子说,你要怎么样?
我准备让你怎么样,然后孩子可能也会口头上答应,但是他们并不会遵守约定。
你和孩子达成的约定是你能够通过跟自己十几岁的孩子说,
我不能同意那样做,但我愿意和你一起做头脑风暴,知道我们能达成一个让我们双方都感觉尊重的约定,所以这句话其实说的就是我们也不是说孩子让要怎么样,我们就完全按照他的希望就怎么样,也不是说这样的,这样就达达成了一种骄纵。其实我们是跟他一起合作,让他参与进来,并且真正的倾听他的心声,一起来探讨怎么样,双方可能相互都能接受。
如果达成了你们达成了一个约定,要试行一段比较短的时间看看情形是否有所改善。如果没有改善,就和你的十几岁孩子约一个时间再做头脑风暴,
有改善就改善,没改善再去共同的探讨。这都是本着合作的精神,相互尊重的精神。合作,相互尊重,平等,让孩子有更多的发言发声的机会,让他拥有一些掌控权。
你要给你的孩子表明你的愿望,你的需要。这样的话,孩子其实他就能更好的尊重你的想法,而不是说你完全就依附于孩子那样的话,孩子反而成长不好。我们要也要独立成为一个我们的自己。
需要记住的和善而坚定的养育工具。
第一个换到副驾驶的位置,不要试图支配它们的生活。
第二个做出改变是需要花时间的,所以要多练习。
第三个,我们要学着怎么样跟孩子建立情感链接。
第4个让孩子参与进来,让他们来提醒我们哪些方式做的不当,有需要调整和改进。
第5个孩子的事情,我们要跟孩子去谈一谈,不要直接替他们做决定。
第6个,我们要尝试,多练习,会有更多的必要体验,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