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篇文章,我们在生活中不经意间的一些动作,或者日常养成的一些行为习惯,正在悄悄地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在此分享给大家,盘点一下,看看你中了几条?
手机不常做清洁
现代人每天最不能离手的物品就是手机,但是一般人不会先把手洗干净才用手机。手是最容易沾染细菌的,特别是我们拿着手机贴在耳边打电话,或者边刷手机边吃东西等动作,都是不卫生的行为。
建议:每隔3、4天就用含75%酒精的湿纸巾给手机做一次全方位的擦拭,手机壳要先卸下来,给手机里里外外做个清洁,包括屏幕、音量键、开关键、数据线接口、麦克风、摄像头等等都要逐一清洁到。
擦手的毛巾不常洗
毛巾是棉织品,容易沾染上各种油脂、灰尘、汗液、皮屑等,又经常被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中,给细菌滋生创造了条件,用这样的毛巾擦手使得本来已洗干净的双手又沾染上了细菌,从而重新受到污染。
建议:习惯用干毛巾擦手的话,毛巾必须要经常洗一洗,并在太阳下晒晒消毒。或者,直接用一次性纸巾来擦双手,也可以直接将双手在空气中晾干。
经常用手揉眼睛
当眼睛感到不舒服或进了异物时,有些人会用手直接去揉眼睛。我们的手上沾有大量细菌,容易造成眼部的感染,引发炎症。即便洗得很干净,眼睛进了异物时揉眼,会加重异物对眼球的摩擦,从而对眼表的角膜和睑结膜造成损伤。
建议:让眼睛休息放松,或者闭目养神、眺望远处,也可以作一次热敷;进入异物时,可以频繁打哈欠,增加眨眼次数,或滴入人工泪水,让异物随着眼泪流出,如果这种方法不奏效的话,建议尽快到医院处理。
随意触摸公共设施
餐厅、商场、车站、医院、电梯等公共场所中的公用设施或物品,往往潜藏着大量细菌,是极大的健康隐患。
建议:在使用公共设施时,如果有可能的话,使用含75%酒精的湿纸巾做好擦拭,在使用过程中尤其不要用手摸口鼻和眼睛,使用后要尽快洗净双手。
经常用抹布擦桌子
用湿抹布擦桌子时,抹布会越擦越脏。据统计,使用一周之后的湿抹布上沾染的细菌高达5千亿个。
建议:每隔3、4天就用加了少许碱的沸水将抹布煮上5分钟,而且每隔2、3个月就要更换一块新的抹布,千万不能一块抹布经年累月的使用。
上厕所途中冲水
有些人会嫌有气味选择中途冲一次水,这种做法会使马桶内产生强劲的气流,大量的微小液滴会喷射出来,以汽溶胶的形式进入空气中,不仅会污染周围物品,也会进入人体,给健康带来隐患。
建议:途中冲水时最好先起身,盖上马桶盖后,再冲水。
用纸巾包食物
没有食品包装袋时,有人会选择用纸巾来包食物。这种做不可取,因为纸巾在生产过程中会用到荧光增白剂,增白剂与食品尤其是油脂类食品接触后,会向食品中转移,且食品的温度越高,增白剂会转移的越多。增白剂在人体内不易分解,长期摄入后,其毒性会在肝脏中内累积,可能会产生潜在的致癌因素。
建议:选用食品级别的专用包装纸、塑料袋和保鲜盒。
挖掉水果烂掉的部分再吃
即便把水果烂掉的部分挖去,腐烂部分产生的霉菌也会通过果汁向剩下的完好部分扩散。
建议:烂掉的水果要扔掉,保存水果时可给每个水果套一个独立的包装袋,以免腐烂时互相影响。
在水龙头下冲洗生肉
生肉的表面容易附着有致病的细菌,如果在水龙下直接冲洗,溅起的水花可能会携带细菌,喷溅到周围的案板、碗筷中,使它们受到污染。
建议:在碗或盘中加水浸泡生肉,用手轻轻擦洗肉的表现,之后用洗涤剂将碗盘洗净晾干,再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把手洗干净。
筷子长期不更换
竹木筷子使用久了,会磨损也会发霉,成为人体健康的隐患。
建议:将竹木筷子洗净晾干(烘干)后再放入碗柜中,每周使用沸水煮上30分钟,每隔三个月左右更换一次。当然也可使用金属筷子。
打喷嚏时不遮口鼻
研究表明,正常人的一个喷嚏约含有30万个细菌,如患上呼吸道病症期间,细菌更是成倍增长,这些细菌可在两秒之内附着在附近的座位和门把手上,再通过他人的手进行传播。
建议: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掩住口鼻,防止飞溅,然后再把纸巾丢进垃圾桶。不建议用手掩住,除非马上将手洗干净。临时找不到纸巾的话,建议用手肘内侧掩住口鼻,这个部位较为干燥,且不容易接触到其他公用物品,能有效阻断传播。
用纱罩罩食物
饭后用纱罩虽然挡住了苍蝇,但苍蝇的虫卵会通过纱罩中的空隙掉落下去,而且纱罩一般很长时间不会清洗,会越用越脏,给食物带来污染。
建议:给食物盖上盖子,或者用保鲜膜密封起来放入冰箱中保鲜,当然最好少做一点,一次吃完,不要留有剩余。
起床就叠被子
睡觉时身体会排出大量的汗液和皮屑,会附着在被子里,如果起床后立即叠被子,这些微生物会就着体温的余热在被子中繁衍生息,这样不但捂出了汗臭味,还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建议:起床后先把贴身的那一面翻过来,贪凉十几分钟后再叠,而且可以经常在中午的大太阳下晒一晒被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