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搞定》3的第5章:获得掌控:明确意义。加上对今天发生的一些事情的思考。2018-5-2 11.50
作者在这一章中提出了为什么人们需要明确意义,人们迟迟不做决策,是因为不愿意去思考事务的意义。因为人们不肯正视一件事,它就一直是模糊混乱地处在世界上和你的头脑中。
接着作者提出如何“明确意义”。“要想把你的心事从大脑转移出来,只需要回答几个非常直接而及其重要的问题”。其实我们潜意识里有如何明确一件事情的意义的方法和策略,但是作者在文中提到,我们要及早把它上升到意识层面,并长期坚持。
作者提出了GTD的基本思考步骤:一旦你想好了哪几件事可以采取行动,就必须驱动关键的思考步骤,这才是高效工作和生活的真正奥秘。它从根本上澄清了引起人们关注的绝大多数事务的本质,把一切疑问化解成两个问题:
A 我希望的结果是什么?我决心实现或完成它吗?
B 下一步该怎么做?为了向这个目标迈进,接下来我要做哪些事?
它们是需要掌控的“工作”的关键因素。它们也一直是GTD模型思考步骤的核心。“做好”是什么样?“做”要怎么做,在哪里做?我们必须主动思考,理清头绪。这也是把模凌两可的“材料”变成课管理的具体任务的分水岭。
我认为这个阶段:作者在《搞定1》中叫“处理”;在《搞定3》中叫“明确意义”。我以为这个掌控的阶段应该是“明确意义”+“处理”。
什么是明确意义,明确意义就是明确“这件事”“这份材料”“这个行动”对我而言有何意义?自己与它是什么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这件事,是不是要做?是不是应该做?是不是必须要做?如果做好了,是不是给自己带来好处?如何不做,或者做不好,是不是会在将来产生负面情况和影响?
所以在明意义阶段,你所需要得到的结果是:1、这件事应该要去做,必须要去做,而且我决心实现和完成它。
2、它对自己没有意义,这是要丢掉的垃圾。
3、暂时不需要做出决定的,不能采取行动的。
在明意义阶段得到的结果如果是:1这件事应该要做,必须要做,而且我决心实现和完成它。那么接下来就是“处理”。
“处理”的目的为了将自己决心完成的事务,由模糊的材料变成可管理的项目或行动。
这阶段中,需要主动思考和理清的问题是:我希望的结果是什么?“做好”是什么样? 做要怎么做?为了推进这件事,具体的下一步该怎么做?
你希望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做好的标准是什么?做好的步骤、构成部分是什么? 具体的下一步是什么?
同一件事,不同的希翼的结果、不同的“做好”的标准,会关系到自己如何投入时间和精力,分配资源。
一件事,如果没有通过明意义得到必须要去做的结果。那么一定会在一再拖延和困难、阻力面前不了了之。直到它造成了让你不得不正视的负面影响时,你才意识到这件事对你而言的真正意义。上交承包款式如此,锻炼身体是如此,自我管理是如此,戒酒是如此,赚钱养家是如此。规范食堂管理是如此。史蒂芬科维的第二象限的事情,都是重要而不紧急的。而我们习惯处理紧急的,对于紧急的事件我们大都轻而易举地辨明了它的意义。而对重要不紧急的事却视而不见,从不正视他们。直到身体垮掉才意识到锻炼身体其实是自己必须要去做的,直到财务困难才意识到赚钱是生活和生存的必要的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