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007的群里,读到了这样一篇文章《读了同一本书,一个辞职,一个不信》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Qp8avPrpjpExh9omU4d8w
这篇文章带来的迥异的结果,给我带来了思考的兴趣。
文章大意是一位领导看到一位国内顶尖大学研究生埋头做报表,送了他一本书《能力陷阱》,这位研究生读了三分之一辞职了。同样被送书的另外一位则认为“这种书,都是噱头,不要信。”
我的感觉是:每个人看到同一个信息的时候,真的是只看到了自己内心里只有的内容,我相信第一个离开的员工在书里确定了自己本来的想法,所以离开,第二位同理。
但读书本身,是需要放空、思辨和探寻的,看到与内心一致的部分,同时也要看到新的可能性。
可能性这件事,每个人的对不同事件的认知也是不同的。
我属于比较擅长在读书的时候放空自己,去书里探寻新的可能性,然后这些可能性像一颗种子,埋在了心这片土壤里。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在某些时刻开始发芽,在你的世界里,打开一个新的视角。
我认为这是读书的目的——拓展自己的认知视角,从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打开一个新的可能性维度。而思考维度的打开,是行动和结果打开的一个开始,一旦在现实世界里的实际事情中得到印证,这颗种子就会生根发芽,至于能够长多高多大,一部分取决于运用的频次,一部分也取决于新的认知的扩充和补足。
感悟颇深,共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