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点滴
火山
农村生活到学校,乡村学校到镇级中学,镇级中学到重点中学,重点中学到地区性本科院校;无意一级级地变化,在政策流中自我放大或缩小,于是失去了自我的掌握,乃至有一段时间是流滚于社会的表面繁花。

那些崇高的向往,那些鼓舞的职业奉献,那些所谓实际业绩的评比,那些思想与革命洪流的涌动,最终演变成岁月的花絮,随着时代的流淌撒了一地。我以为自我相当稳固,乃至敢于过早知足,也敢于与“不良现象”作斗争——可能我成了不良现象之一,这是始料不及的惊愕,也是不免苦笑的变迁。

借着书院传统的文脉流动,也借着社会研究观摩的提倡,对公益圈与青少年社会化研究,有点追踪;多少有点感觉或感受,还是渐渐地放下,结集成不成文路的散文集,来宣导一下实时社会存在的一点叹息吧。有人说,这是文人虚弱的气息;有人说,这是故弄玄虚的做作;有人说,这有鬼用!我觉得,文情流动,表一方视觉而已,没有对错,只是记录。我想表达一些观点和看法,同时提请有可能的变化与自我驱动之鼓励,至今还是小事偶做,大事淡然吧。

越是紧张越是折腾,套路与灵活的转换中,我承认我已经失去了方向感,不断有不少的迷糊感,同时也是在自甘堕落与升腾中边缘化着。我似乎喜欢这种边缘感,正如人的边缘系统那样,保留着薄薄的透明,保留着渐进变化的活性。忽然看到罗素的哲学文段,发觉这个英国的保守哲学家深谙人性,知道人的发展与变化规律,参差多态,乃至价值观推动与堆垒,让人回归认识自己;对不安全感的敏感,导致人对不少东西进行抓狂,这种所谓的婴儿态,能够滋养人类的心底?

抱着怀疑与批判的取向,这种思维惯性曾经让我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最终指向自己,成为另外的内耗——白发自燃,乾坤收拢。究竟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以为为了获取各种便利,人已经走向了无所不用其极。

此极,能够带人类走向更远的地方吗?不回归自然,人几乎最终自讨没趣的。让时间大幕,徐徐地渐开各种因果而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