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门,组内就我一人报名这个时间段。没想刻意找谁拼房,大家都是同事,谁都行。
第一批出行名单出来后,灵邀请我拼房。这不免想起上一次外出,我问她有没有拼房人,她很久才回信息,言语中表示没懂我的意思。聪慧的她怎会不懂我的意思呢?有时候,总觉得她不够直率。
认识这么多年,这次短短三天的同行,让我真正有点看懂她,顺带更了解了自己。
灵给我的印象,一直是热情、落落大方、富有正义感,能言善道,有独立思想,有助人精神,是人群中引人注目的一位。
一定是非常合群,不说喜欢亲密,至少女人间一般的互动会有吧。
几件事下来,才渐渐明白,我真的遇上了一位更喜欢单独行动,更喜欢独处的女人。也可能,我不在她心目中亲密伙伴之列。两人的心理距离果然不一样。
01
在景点游玩,我俩经常岔开,各玩各的。进入景区,我时常一转身就发现她人影不见,一个人寻美景去了。我则喜欢跟着导游走,听她讲故事。如果导游没啥说的了,就和身边同事一起拍照、说笑。
山上、海边、古寺、老街,走了没一会儿,我驻足一刻,转头就不见她的身影。
也没想着打电话“揪”着她,不像过去和其他伙伴,很自然地两人一起同行,对方有什么想法会当面提出商议,灵则是将决定告知我或者独自安静行动。偶尔会发信息说声自己在哪里了。
我不刻意,她则遵循自己内心。只是,确实少了同伴之间的亲密感。
第一晚,临睡前,两个人像是很有默契,没有什么对话就关灯睡觉。我打算第二天早起跑步,想对话的欲望升起又被掐下去。不知道,她是如何想的。
第二天景点返回酒店,入市区,她突然改变主意说不去老街想回酒店睡觉,我一愣,心想不一起活动了吗?
过了一会儿,我主动提议:一起去吧,我们早点去那里吃个晚饭,累了就一起打车回来。她听完说了一堆身体如何不适,我便不再说话。
对我而言,和拼房伴儿一起出行,好像是一件更自然的事。也行,都是同事,我决定不再想这事。
和同事们逛了回来路上,她发信息给我说去万达觅食,嗯,果然是喜欢单独行动的,还打车那么远一个人去吃晚饭。
回到房间后,我便开始泡澡听音乐,还备了两罐RIO,洗净杯子,等着她回来一起观景小酌。美美地摆拍了一张发送给她,可她一直没有回复。
我俩的共鸣点确实不一致。她回来后用她惯有的欢快语调赞美并拒绝了这份“情调”。
我可是听到她开门声,便迅速从浴缸起身,兴致勃勃打算快乐对酌的。听到这回复既意外又觉得能理解,她真的更喜欢一个人。
于是,我奔向另一位爱玩的同事那里,提着两罐饮料酒踏进她的房间。
比我年长几岁的这位同事说,已经在门口迎接我数回了。哎呀,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双向奔赴,我们举杯小酌,畅快闲聊。待了三四十分钟,很过瘾,我便回了自己房间。
开门便听到浴室里的她又在播放冥想音频。不一会儿,她起身将手机放在远远的吧台手机架上(从不放床头柜上),人躺在床上,双脚搁在墙上。过一会儿,再把头放倒在床沿,双手交叉摆动。
冥想、运动、读书、静思,她真是一个乖宝宝,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她都会照做。很可能还是坚持着做。
我笑她生活里仪式感这么强,爱人会不会嫌烦?
“他回来就呼呼大睡。”每次说到家庭,她似乎不愿多说一个字。
因为第二天没时间晨跑,关灯后不着急睡觉,我们便聊起天来。
我问她,会做梦梦到同事、领导吗?
“没有。”
我说起了凌晨梦到领导和同事们,又提到会梦到爱人和孩子,问她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天天在一起么,总会有这样的时候……”她说了很多,但始终没有正面回答。我纳闷,我只是随口问问,她说了一大堆,也没回答。
接着,我们又东拉西扯一堆。回头想想,好像都是我在说自己的想法、经历,她并没有说自己什么。
对话中,她转过脸对着我来了一句:“你好像和谁,什么样的人都能处得很好。”
我脱口而出,天生的。
我确实喜欢和人打交道,喜欢比较亲密的相处,微笑、肢体接触、眼神对视,直率对话。当感到要保留一些个人看法,用沉默尽量不用口是心非来应对。
我想表达的是我对姐妹般的人际互动很喜欢,并非是什么能力。但话题又扯开了。
事实上,她给人的感觉是人缘很好,工作优秀。我向来认为她在各方面都比我出色。想谈谈她,好像没有这样的机会。可能还是因为我比较喜欢谈自己,而她恰好想避开谈自己。
听到外面因为台风来临,风声很大,好奇的我一骨碌爬起,趴到落地窗边的沙发上,扯开窗帘,看到楼下汽车很多,对岸灯火通明,一片繁华景象。
我们聊了这次行程改变后的各自感受。边聊边招呼她来看看窗外的夜景,她没动身。嗯,确实和我的朋友们不一样。
02
第二天一早收拾行李,我见给她准备的干粮没拿去。“这袋吃的你不拿吗?”
“我昨天买了饼干了。”
“我买了一模一样的两份,一人一份,这份你拿着吧,火车上当中餐。”
但凡我一人外出购物,都会给室友带东西。昨天晚上和她说,她没明白啊。
我看她迟疑了一下,过来取走。
吃了早饭,我们上车晚了,走在前面的我看到常坐的车后门对过去的座位已有人,前面倒有空位,犹豫了一下,向前走去,转头一看,跟在身后的灵顾自往后面走去。
咦,不一起吗?纳闷之际,聪明的她很快回头跟平日一样温柔地说道,你坐那里好了,我坐后面。就是那种照顾好对方的口吻。
可问题是,我并不想一个人坐。换作本就一人出门,我能OK。坐下,有些不悦,因为她自始至终给我的感觉,并不想一起活动。
上了高铁,我们按车票座位坐,我身边是陌生人,这倒挺中意,数小时的车程,就是打算把手头的书看完。
身后同事们很热闹,来的路上也是如此,身边一圈就我一人捧着书在看,好像有点格格不入,但是这么多小时浪费过去太可惜了。回程路上,身边是陌生人,我就可以痛快看书,还是挺窃喜的。
灵坐在后面几排,我知道她的书随身拿,也是想着路上看,估计不会很静心,她的前后左右都是同事。
六个小时过去,我从卫生间出来,好几位同事已经在过道排队等着下车。灵也在其中,她拍了下我的肩膀说,我等下坐地铁回去,不跟大巴了,地铁口离家近,更方便。
我对她每一次的决定都会一愣,接着嗯了一声往回走拿行李,思考着是不是也一起坐地铁走。但明显感到,她更想单独行动。有些犹豫。
长久坐着,我的腰酸痛得很。要不一起做地铁回家,地铁口离我家也近,站定想了想,发了信息过去,“一起走吧,我腰酸得很,不想再坐车了。”
发送过去,我有一个预感,她并不想有人一起同行。可能她早就指望着一个人独行一段路,可以自由自在做想做的事情,比如把手头的书看掉。如果有人同行,她就需要应付一下身边人,照顾一下身边人的感受。
果然,迟迟没有回消息。
我看见站在前列的她低着头,离停车还有六七分钟,消息肯定是看到了。
我们陆续刷卡走出高铁站,导游在点名,我四处张望,没有寻找到她的身影,想必早早就走出高铁站坐地铁去了。
03
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我是一个喜欢众乐乐,也享受独处的人,而她,真的是非常喜欢独处的人,一再主动创造独处的机会。我是来什么时候,享受什么时刻。再者,我很可能不是她心仪的同伴。
想到第一天在车上,她突然问我,你是什么星座。我好玩地答道,你猜?
当时对这问题没上心。这会儿,我感觉她一方面一直想维护和创造个人时间、空间,另一方面对我也有好奇。
我喜欢直率,有时候的直率就显得情商不够。这会儿觉察到,她比我想象得要敏感一些,当我们几人在对话,我会想什么说什么,当下会否定她的一些看法。
她是众人公认的说话比较周到圆滑,比较擅长赞美人,有人说过来自同一个地方的我和她很相像。
对于赞美,我也很喜欢,真的有感受到,我就会表达出来。没有真切感受,我就闭嘴。
同时,也会积极表达我不同看法,这个时候,低情商的我可能被他人误以为在否定别人而不自知。可能有几次人群里的对话,我已经引起她不适没察觉到。
心情的起落也与我的需求、我的个性有关。情感丰富的人,对一段关系的需求会大许多,依赖性会强很多,受挫感自然也会强一些。所以,这一次我还是挺有收获的。
短短几天,体验丰富。对照他人,回到自身。我很欣喜,我好像不光更了解了她,由此也更了解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