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起名小学问
名字不仅是代号 - 起名小学问1

名字不仅是代号 - 起名小学问1

作者: 王早起在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19:14 被阅读3次

    在具体谈论取名的规则和方法之前,介绍一些有关名字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来说, 人们之间语言概念上的识别标志是姓名。我们每个人都有名有姓,履历表上要填姓名,名片上要印姓名,与陌生人交往要问“尊姓大名”。姓、名加在一起,才是一个人完全的语言概念识别标志。

    名是一个人完全的语言概念识别标志的一部分,现代口语一般称作“名字”。其实,在古代“名”与“字”本来不是一回事儿。名是孩子初生时父亲给他取的,字则是长大成人时取的。二者的功用和使用也大有不同。古人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大意是说名是分别彼此的,有“确立主体”的功用;字是表示德行的,有“标志成人”的功用。同时,在取字以后,为了对人表示尊重,就不该再喊人家的名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孩子长大成人时举行的“冠礼”渐渐消失了,在冠礼上取字的仪式也就不存在了。不过,也还有人在名以外取字的。这种风习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比如孙中山本名孙文,字逸仙,毛泽东字润芝。

    解放以后,很少有人取字了。然而,“字”的这方面的含义却保留了下来,与“名”一起组成了“名字”这一合成词。因此,现在提到的“名字”,再不象古代一样“名”和“字”有所分别,而是一回事儿。

    如前所述,名字是一个人语言概念上的识别标志,说白了,就是一个“代号”,是为分清彼此而用的。这是对名字应有的最基本的认识。

    不过,名字这种与个人本身联系非常紧密的东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并不仅仅是代号,而有着远为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功用。

    过去,孩子的名字大多是父母取的,体现着父母无限的爱意亲情。有时,父母给孩子取名“豆豆”、“咪咪”、“晶晶”,表示对孩子的珍视;有时,父母怕孩子不好养活,给孩子取贱名“狗剩”或“拴住”等,表现出对孩子的爱怜;有时,父母为孩子取名福来、财旺、福喜等,显示对孩子富贵、幸福的期望。

    如果是自己取名或改名,那么,就有了主人公用名字表达志向、抱负的机会。这种名字多与远大的志向、高尚的情操、卓越的贡献、超人的才艺联系起来。据历史记载,唐代著名的女皇武则天给自已取名瞾(照),意思是日月当空、普照大地,显示了这位女皇帝的威势与雄心。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原名鸿基,原本是陕北米脂一位富农的儿子,年轻时高大有力,好耍刀弄棒,认为大丈夫应当自成自立、横行天下,因而改名为自成。

    有人取名,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常见的名字如树生、院生、雨生等等,大多是就孩子出生时的情境而取名的,表示母亲是在树旁、院里、雨中生下孩子的。此外,鲁生、艺生燕生、豫生等,是纪念出生地的,即孩子生于山东青岛(青岛旧称芝罘)、河北、河南。史载秦始皇生在正月初一,古时候“正”与“政“相通,因而取名为政。著名现代作家老舍先生有个儿子叫小坡,是纪念他诞生于新加坡的小坡而取名的。

    在家族观念十分强固的我国,名字有时候还是大家庭内部的认同标志,也是外部交往时的识别标征。这种名字学术界称作“族名”。族名往往平辈、几辈之间都有联系。一般是用双名中的一个字(序辈字)或单名的偏旁、结构等表示这种联系。比如《红楼梦》里,有文、玉、草三辈人,联系的媒介是偏旁,文字辈的有贾敬、贾赦、贾政和黛玉的母亲贾敏等,玉字辈的有贾珍、贾琏、贾环、贾珠、宝玉等,草字辈的有贾蓉、贾蔷等。历史上孔孟颜曾四大家用同样的序辈字,两个姓曾的人见面,互通姓名,立刻就能分清辈份。

    与族名反映家族观念相应的,就是名字表示排行。旧时,我国的家庭往往不只一个孩子,堂姊妹兄弟就更多了。为了表示排行,人们便以名字为识别标志。区别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如相声所说的大毛、二毛、三毛.....

    有的名字也在某种程度上打着时代的烙印。我国汉代人名大都气势雄浑、取意高远,反映了当时国家、社会的昌盛。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有许多人赶潮流,改名卫红、学彪等,有的女孩子改名为爱武,都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此外,名字也折射着民族文化精神的某些方面。比如,我国重男轻女的意识向来是十分严重的,名字对此多有反映。有的人家头胎生了女孩,便取名招娣、引娣,希望这个女孩招引来一个弟弟。据说,前些年某家头胎生了女孩儿,取名望娣,接下来的五胎都是女孩,分别取名想娣、等娣、爱娣、盼娣和邀娣。

    关于名字的性质、作用等等,还有许多内容可谈, 我们以后慢慢详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字不仅是代号 - 起名小学问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fn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