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孩子午睡也想小憩一下,于是打开我的哄睡神器――《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它几乎百发百中:不出十分钟准能睡着。可是这次已经连听了三篇文章还是睡意全无,我知道,是有话要说。
今天是来北京第三天,昨天扒拉开日记本写日记,发现全本都是抑郁、难过。这下清清楚楚:孤单难过的时候才会记录下来,而那些开心快乐的时刻却从没保留!这是一种生活习惯,或许潜意识没有那么简单:我总是在意那些悲伤的情绪,幸福的感觉却任由它像流沙一样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
这样立体地洞悉自己习以为常的行为,我有点震撼,也有些了然。仿佛在心里对自己说:哦,嗯!
昨天晚饭前择菜,手上择着菜,心里就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加上前天的一件小事,开始无边无际的联想和加工。一丢儿小菜没有择完,内心已百转千回,想完了前世今生!越想情绪越糟糕,不一会悲愤的感觉就像滔滔的长江水,奔腾不止。好在那么多的心理学知识不是白学的,意识到自己掉入了想像的泥潭,我立马立正言辞对自己说:**,停!该停了!这一切不过是你的演绎!
刚读过周梵的文章,说人无数次的选择都是在非常精微的的意识层面做的模式自动化反应,即佛法里讲的无明。我没接触过佛法,不懂什么叫做无明。但对她的理论深以为然。她讲,我们有四种浸泡在无明里的姿势:1.演绎2.印固3.迁怒4.找平。关于演绎举了一个例子,相当生动:
一个重要的日子要到了,老公答应太太会准备礼物,结果到了那一天,就全给忘了。
两手空空回去之后,才想起来,也诚恳道歉了,女人虽然很不高兴,但没有让自己失态,当场发作,嘴巴上也说,忘了就算了吧。
晚上两人在尴尬微妙的气氛中上床睡觉了,女人半天睡不着越想越生气:
这类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给他妈精心挑礼物时是多么上心啊,对我竟然这么不在意……
回头看看旁边这个人睡的香的跟猪一样,更生气了:我这么难过生气,你竟然还睡的着!
她可能会把过去那些男人让自己失望的事情都想一遍,演绎了大半宿才睡着。
第二天早上男人还以为头一天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结果女人经过一晚的情绪渲染,比前一天的情绪早就强了几个当量级。
自然是隐藏不住的,于是各种冷言冷语,夹枪带棒的话时不时的就丢了出来。
迟钝的男人自然是被搞的一脸蒙圈,如果内心力量也不强大,很有可能就怼回去了。
而且面对一个擅长演绎情绪的伴侣,自己的心智又没有足够成熟,无法理解的话,他们最长用的话就是:
“你有毛病吧?”
不被理解的感觉和在亲密关系里的无力感就这样开始发酵了。
想到这个故事,我瞬间泄口气。(所以多读书还是有好处滴~)
又想到其他的事情,对比一下就发现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的选择。我可以选择自己受害者的角色,或者接纳自己的懦弱和自卑承认这一切都是我的选择。
这是我的选择,这句话说完之后感觉特别有力量。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不如意甩锅给别人或者直接甩给命运,前者或许还会反驳但后者绝不会。但我不想,我只想扼住自己命运的喉咙。
生活怎么样由我决定,我选择成为一个真实且幸福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