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为什么古代那些名人的“字号”,都有一定的规矩了。原来是按照“伯孟仲叔季”的顺序来取的。
在古代,我国有“伯(孟)仲叔季”的排序。例如:《在左传》中所述高辛氏部落包含的两个胞族八个氏族,叫伯奋氏、仲堪氏、叔献氏、季仲氏(此四氏为一个胞族),伯虎氏、仲熊氏、叔豹氏、季狸氏(此四氏为另一个胞族),商朝的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老大名允,字公信,谥夷,后人称之为伯夷,老三名致,字公达,谥齐,后人称之为叔齐。而且古人常以“伯(孟)仲叔季”取名和字,如孔子,字仲尼,马良字季常,马谡字幼常,那么按照“伯(孟)仲叔季”的顺序,可以知道马良排第四。在“伯(孟)仲叔季”中没有第五个,而排第五的马谡字幼常,这因为他是最小的,既“幼”意为“最小的”。
一个季常,一个幼常,都有“常”,原来“马氏五常”的“常”是这个意思!那么马老大字伯(孟)常,马老二字仲常,马老三字叔常。马氏五常,真是名副其实。
这么一想,才发现原来三国里很多武将的字都是如此取得。
孙策伯符,孙权仲谋,孙翊叔弼,孙匡季佐,老大、老二一看便知。
曹操孟德,姜维伯约,陆逊伯言,公孙瓒伯圭,郭淮伯济,是老大吧。
还有司马懿仲达,羊祜叔子,刘璋季玉等等也是这样取字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