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很快,又是一年深秋时节,一恍惚,大好周末已接近尾巴。年纪越大,越感觉时不我待。小时候,总恨不得分针时针快快走,一夜就能成长为自己所向往的大人模样。等到真正二十七八郎当岁,才终于知道未成年的好处。
许是当时年纪小,被冠以不懂事的帽子,横加指责和教育也不敢违抗,别别扭扭地成长着,也跌跌撞撞地经历着,才渐渐被长辈认可和允许独立。
记得读初三时,我写下很多文字,有的保存在家里的小本子上,有的被友人收藏,更多的是被遗失在岁月里,这其中大部分都写在语文试卷上,甫一试毕,便落入废品收购站,换几张零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式的座右铭记了一箩筐,来来去去用的仅就几句。更记得当年读到骈文诗句,总感觉这大气滂沱就应该是人生,壮志凌云才是理想该有的模样,于是把这诗文里的字字都当作珠玑,一颗一颗地挪腾到洁净精美的本子上,乐此不疲。
想来,那时我对文字是有些洁癖的,定要出水顺滑的笔,定要横竖撇捺点规规矩矩又自由飘逸,定要字字都大小如一,定要书写本漂亮又不失气质。
真正的迷恋其中。
读书写字如听音乐,一进入即换一番天地。时入蛮荒远古,时入异国异俗,时入霞光夕照,时入人间味道。
你读书,尤其是名著,就如同先贤智者相交。如苏子赤壁泛舟游玩感言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人生短促无常,苏轼却以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以予宽解,正是与李白“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同一境界。
岂不乐观哉?
即使你再读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时,也不再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感到悲戚。
岂不豁然开朗哉?
积极进取,适可而止,自得其乐,便是先贤智者们探求的人生途径与处世的真理啊!
文字是有筋骨的,他们承载着先贤智者们的思想,顿时把我们蒙昧混沌的头颅透彻照亮的同时,也铁骨铮铮地屹立在文学当中,叙述着自己的悲欢离合。
人们常说,读书不写书,终究只是一介读书郎,不肯输出自己的价值观,或者毫无自己的价值观可言。是呀,人的两只眼一只用来欣赏别人,另一只用来审视深藏自身的灵魂,在你挑剔世界的同时,也要记得挑剔自己。
写着写着,发现正是在挖掘和净化自己:利用文字的筋骨,你越来越公正,严格,慈悲,开阔。我手写我心,首先是这样的自我更新和灵魂再造,不然你从哪里获得文学所必须的真诚?于是,在有字的岁月里,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生命。这些新生命带着光泽,带着声音,带着生命的气息和你的情感一一再现,它的名字就是你自己,抑或是你故事中的主人公。
而我已经三年未曾再真正动笔,像是一个细胞无止尽地休眠,在自己的现实世界里做一个忙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做一个“闲”者,今天,这样一个灰青色的秋天里,我又回忆起自己那些幼时走过的道路。此刻,我竟如同失而复得,生活总是让你失掉的少,获得的多。是呀,十多年并没白长,至少如今落笔更加从容而安稳了呢!
嘿嘿,趁着还没老,以后照旧过有字的日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