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看了一部分古诗文,读了叶嘉莹讲诗的系列书籍,本学期又去旁听广文老师讲《人间词话》,越读越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语文老师,要弘扬传统文化,要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老师就应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诗经》,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细细细细品读。前期读了几遍《诗经》,看了一部分相关的讲解,还抄写了一部分,总是不过瘾,于是在网上买了李山老师的《诗经》共读营。
今晚《诗经》共读营开营仪式,一睹李山老师真容。他对自己的读书经历娓娓道来,给大家介绍了他自己写的《诗经》系列的著作,并传递了自己读那些难啃的经典书籍的诀窍:读、写、注、解。读不懂,就反复读,拓展读,就如郝老师曾经说,为了读懂一本书,往往要读上十本书。老师今天就推荐了十多本关于《诗经》的书籍让我们去读一读。
为什么要读《诗经》?经典常读常新,《诗经》是诗歌文化的源头,是文学的开始,也是文化的开山,里面包含着很多哲学思想,是今人了解古人生活与古代社会的重要窗口。读《诗经》,可以体会到或美好或忧郁或悲伤的情感,可以感知到或美妙或浅显或深刻意蕴,可以学习到或直白、或激昂、或委婉的表达。它引导着我们思考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读书之旅就是一部寻根之旅。
老师着重讲了人与自然关系,讲了大自然的“有”与“无”,“大自然要是踢人类一脚,就统统被踢翻了。”是啊,这两天看着土耳其的地震,人在自然灾祸前,那是多么的无能为力。
老师还讲《诗经》里写的战争,一将功成万骨枯,征人思妇是重要的主题。爱情,婚姻,家庭,是书中重要的一部分。《诗经》第一首《关雎》现代人认为是歌颂爱情,其实在古代,它是在歌颂因为美好的爱情而缔结稳固的婚姻,建立幸福的家庭。早上看到一个观点:“家天下”,才是儒家文化思想的核心,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文化的目标。也有人说:“中国精神”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诗经里也能看到相关的描写。
“不学诗,无以言”,意即不学习《诗经》,就不能提高与人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孔子时代,《诗经》象征着一个人的社会身份与文化修养。不学习《诗经》,就无法参与君子间的各种交往,就不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孔子对《诗经》与社会交往关系的论述,实际阐明了文学的教育功能或者说文学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住!破难点:背景、字句、内容。多问多交流多分享。”老师最后送给大家的建议。
读不懂传统文化经典怎么办?总结起来:多读、多抄、多看相关书籍、多听高人讲课。坚持住,读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