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两集半的《人生七年》系列。导演的目的是论证阶层固化。
第一集中七岁的孩子们阶层已然很明显,富家子弟下午茶、学芭蕾、读报纸,穷苦平民孩子撕打、玩闹、做农活。优越成长环境下孩子,七岁时便知道要去哪个私立学校,然后读什么大学,第二三集中,大部分都实现了。
大部分孩子按照“既定”的轨迹成长,也不无例外的存在特例。
偏远农场主的儿子,七岁、十四岁的时候羞于面对镜头,二十一岁就读牛津的他自信开朗,之后的他还会成为教授。这是唯一一个打破阶层的孩子。
中产教师的孩子,没去成理想的牛津,但也在还不错的学府,却辍学搬砖,抑郁,难以解开心结,过了几十年领补助金的流浪汉,最后在同是被拍摄者的另一个善良孩子的帮助下,重新振作,五十多岁时做了基层议员。
十四岁去了某某公学、二十一在牛津学习法律,正如七岁时的设想,二十八岁成为律师,此后职级一直在上升。五十六岁的他在节目里才透露,9岁时父亲突然离世,母亲辛苦工作才勉强供自己读贵族学习,拿全额奖学金读的牛津,靠自己的努力让家人重新过上好生活。然而在前几期的节目里依然是上层人士的派头,丝毫没有透露出家境的变化。也是他在第二集中袒露影片的缺点,每个人十分钟的镜头表现的七年便是全部吗,观众以为凭借出身便可以坐享其成,不知道他们付出的努力。
打破阶层向上很难,向下却是异常容易。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一个平民孩子,出场时便十分好动,七岁的他想做骑师,十四岁便在骑马场学习,问他若是做不了骑车怎么办,那便去开出租,二十一岁在学习开出租,拿着纸笔骑车熟悉市区各种街道,喜欢就做,做不了便换,不关心虚无缥缈的政治大事,只在乎自己的生活身边的亲人,率真的他让人羡慕。
处于4-5集的我仍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经常不满足现状,以前的我会因此陷入小痛苦。
现在的我,满足于不满足的状态,不满足意味着要有变化,会向着更好的方向调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