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生使命

作者: skierr | 来源:发表于2016-12-19 12:55 被阅读0次

    问题

        昨天刚刚把《究竟为何在人世》读了第二遍,今天和一个家长聊天,恰好就谈到了孩子的人生使命。

        我们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说教育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那么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孩子的使命是做恐怖分子,做“人肉炸弹”,那么我们也要支持吗?”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非常撕裂的困惑!

       幸好,因为物质和精神的特性不同,所以,在物质层面的尖锐问题往往可以在精神层面进行较容易的转化。

    物质与精神:

        物质领域的特性是二元对立、互相排斥的。就好像一块石头占据了一个空间,另外一块石头就不能放在同一个地方了。而一块石头被一个人拥有,另一个人就无法同时拥有它。

        而精神领域的特性是可以互相贯穿、互相融合的。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屋子,另一束光仍然可以照进来。越多的光进入,聚集的能量就越强,新的火苗也就越容易被引燃。

       近代西方文明偏物质层面,所以相信人性本恶,因为在物质层面需要互相抢占,你占有的物质越多,就显得我拥有的越少。为了对峙无尽的欲望膨胀,法律、宗教应运而生。

       传统东方文明偏精神层面,所以相信人性本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是对的,我也可以是对的,虽然我们表现截然不同,但我们仍可以彼此滋养。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是精神和物质贯通融合的时代,是精神之光照进并转化物质文明的时代。

    问题的转化:

        我相信,孩子出生前在精神世界选择的使命是精神层面的,包含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乎成长和进化。这个使命是每个人本有的自性的一个局部,是每个人为自己的今生选择的成长目标。

       而孩子出生后,父母和环境会帮助孩子将使命与物质结合,变现出不一样的物质显现。

       做“人肉炸弹”的恐怖分子,能够突破对物质身体的眷恋,突破对死亡的恐惧,是非常稀有的品质。这种品质也曾在无数舍己救人的英雄们身上体现,历来被人们歌颂和敬仰。只不过,当这个品质被仇恨、盲从、对立等事物所结合和操控,就呈现出了让我们悲哀的表象。

       那么,做为父母和教师,我们的工作是帮助孩子与他自己的人生使命相遇,而这精神的使命并不应该由我们赋予给孩子。但同时,我们仍需要根据我们的自由意志和人生经验,帮助孩子为他的精神使命穿上合适的身体和心魂的外衣,让孩子的精神使命能够融合和借助到更多的精神力量,让使命的达成过程更加顺畅、更少阻碍。我觉得,这个工作能够体现出每个成人的个性和创造力,也会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人生使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kt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