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周伟华 朱道辉
3.28日,娄底市知名文化平台《土著民》邀请西安市非遗文化传承人、碑拓艺术家王思成先生来到双峰县杏子铺镇洛阳湾古寺,与娄底市、双峰县古文化爱好者及测水中学的学生讲解碑拓文化,开展碑拓现场教学活动。
碑拓是南朝时出现的一种印刷技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印刷术没有诞生之前,古代遗存下来的文字有不少是在石头上记下来的。碑拓是将碑版上的文字或图像,用宣纸紧覆在碑版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然后将纸揭下,纸上留下碑版上的文字或图形。碑拓有“乌金拓”、“蝉翼拓”、“朱拓”等多种形式。碑拓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己有1400多年。它的出现为雕版印刷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碑拓承载着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对于研究历史文献、文物、书画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佐证。
王思成祖籍双峰人,在西安从事电影摄影,后来专攻碑拓艺术,在业界享有盛誉,评为非遗文化传承人。这次借清明回乡祭扫之际,在《土著民》的盛情邀请下,他给家乡人们开展一场碑拓现场教学活动,让古老文化得到传承,让文物古迹得到保护。
“保护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碑帖传拓、收藏、研究又以小众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文化爱好者的参与,金石复兴的火种又被再次燃起。”王思成先生讲到碑拓的意义,让在场的观众热血沸腾。
听了王先生的讲解,现场观众一起穿越历史时空,沉浸在博大精深的金石碑拓文化中,并且还在现场亲身体验流传千年的碑拓技艺。
王老师首先详细介绍了拓印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并且现场进行了演示,从清碑、上纸、刷纸、打墨到揭纸,耐心细致地讲解了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随后,大家开始现场体验拓碑技术。首先将宣纸用白芨汁浸湿,然后将印有文字和图案的石碑放在纸上,不停地拍打,直到清晰的图文浮现于纸上,再用朱砂或者墨汁渲染覆盖,这样,一张拓片就完成了。
这个过程,很多观众都是第一次体验,大家都大呼过瘾。经过沉浸式的深入体验,大家深深体感受到了碑拓技术的独特魅力,而且产生了很多感悟。
娄底市文化名人黄诚说:拓印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要求高,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谨慎,在拓印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耐心,无论是打墨技巧还是拓印时力度的掌握,都需要小心翼翼。
“碑拓技艺流传千年,能一比一还原时刻的面貌,在没有照相机、复印机这些现代电子设备之前,一直承担着复制、还原、记录的重任。因此,碑拓不单单是一门传统技艺,更是与时间对话的艺术,蕴含着积极奋进的力量。”文学爱好者“阿哲”说。
这次现场教学活动,除了了解知识,现场鉴赏,还现场让观众亲自动手,体验了一把拓碑技艺,直观感受碑拓文化的魅力。
参加此次活动的测水中学吴洁同学感触颇深,她没想到,她能亲身参加千年的文化传统教学活动,让她开拓了视野,大开眼界,充分领略到古代书法艺术的魅力和历史文化的魅力。
“金石碑拓,记录当下,用一把刻刀,篆刻记录古代先人的思考感悟,碑拓技艺,穿越时空,于千年之后拓印再现文人墨客的风骨才情。我们一定要珍惜传统文化,让她一代代发扬光大,做中华文化火种的传承人。”吴洁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