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费的节日,有劳动的节日,大体都是欢乐躁动,唯有清明,可能算是和死亡紧密相关的节日。
上周寄居的小区就见到物业张贴的通告,说些禁止私自乱烧纸钱,会同意提供大巴车云云。想到有好些年没有给过世的爷爷奶奶坟前磕过头了,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老家的野坟地里估计这几天风吹旷野纸钱飞吧。
死亡实在是让人很费解的概念。好端端的一个人,精气神那么强,猝死后所有的都变成了腐肉,黔首这样,皇帝这样,圣人也这样。死后到底是什么都没有,还是如同宗教里描写的那样,即使是今天,谁也不敢百分百确定,但还是希望有些东西的吧,不然也太残酷了。
科技跳着大步走,死亡或许五十年内被攻克,被解除,还是有可能的。当然,想来只是一小撮金字塔顶端的少数群体有机会尝试这个可能。
每到冬天,住的小区就会有很多老人离世,几乎每半月就见到吹吹打打披麻戴孝的人在小区匆匆来去。
老家还剩下了一点坟地。前些年,政策不让土葬,死去的老人就被偷偷摸摸的匆匆埋了,大街上看不到小时候常见的灵棚丧席。这几年宽松了,又见白事大张旗鼓的操办起来了。
农村里或许还有丧葬地,城市里就只能掏钱买了。就那一小块,不到一个停车位大小的地,就能收费三十万,还有期限限制,难怪好多老人抱怨不敢死。
只能希望,百年后,权贵们保持肉身不灭,普通人可以把生命转移到互联网上,拥有一个电子生命。那时候,应该不会有清明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