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十五史之夏禹

二十五史之夏禹

作者: 天才玉米肠 | 来源:发表于2021-11-30 21:12 被阅读0次

夏禹是妇孺皆知的一位著名历史人物,“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说的就是夏禹。夏禹是帝颛顼的曾孙,父亲名鲧。他自幼好学,据说每当他经过有十家以上的村落时,就会进去求教。听到有益的话,就会拜谢。

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百姓愁苦不堪。鲧受命治水,用了九年的时间,也没有治理好洪水。后来,舜巡视天下的时候,发现鲧用堵的办法治水无功,就将其处死。

有人说鲧的儿子禹治水很有一套,就推荐夏禹来治水。帝尧叮嘱他:“你去治水,一定要抓紧时间啊!”禹接受任务之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诸侯百姓前来服役。

他改革治水的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趟河过川,从西到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

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九州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他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辛劳,从来不敢休息。

他新婚第四天,就离开娇妻,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甚至在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哇哇大哭的声音,都咬着牙没有进家门。

夏禹说:“人没有吃的就不能干活,对老百姓没有好处的事情,他们就不愿意干。这些民工之所以劳而无怨,是因为治水对他们有好处。”

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的人怀念夏禹,就是因为他为了给天下人解除水灾的威胁,全心全意,忘却自我。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夏禹和民工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治水成功,根除了水患。

刚退去洪水的土地过于潮湿,夏禹发给民众稻种,并教他们种水稻。

在长期的治水过程中,夏禹走遍天下,对各处的地形疆域、人文户口、习俗物产,都了如指掌。根据实际情况,夏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从此,九州各处都有民居,九州名山都有通道,九州大川都顺畅地流淌。天子给各诸侯赐予土地和姓氏,大家都敬悦天子,服从天子的政令和教诲。

当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把帝位禅让给禹。

有一次,仪狄造了一些酒,帝禹喝了以后,感到味道很醇美,就给仪狄下了命令,要他停止造酒,并说:“后代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

帝禹临逝世前,将帝位传给伯益。但由于伯益施政时间短,威望不足。诸侯们就对禹的儿子说:“我们只承认我们的君主是帝禹的儿子启。”于是,启继承了天子的位置,为夏王。

从此,夏王的位置,都是传给儿子或者弟弟,历史上就把这种的情况称为“家天下”。

夏朝从禹开始,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经过了四百多年,最后被商汤所灭。作为最后一位传说时代的领袖人物,禹的事迹也许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他的那些优秀品质,无疑是专制制度下人们理想君主的典范。

#二十五史#阅读第六天

相关文章

  • 二十五史之夏禹

    夏禹是妇孺皆知的一位著名历史人物,“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说的就是夏禹。夏禹是帝颛顼的曾孙,父亲名鲧。他自幼好...

  • 夏禹

    读《史记》第二章,夏本纪第二。 文章的开始这样写:“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

  • 欧阳夏娃

    欧山之阳 无疆之后 夏禹血脉 中国女娃 卓然独立

  • 故事新说之(〇〇三) 夏禹

    过家门而不入 夏禹,名文命,父亲叫鲧。夏禹是黄帝的后人,但他的祖、父两辈都未曾当天子,而是作为臣子为国家服务。尧舜...

  • 南阳颂

    《南阳颂》夏后君 开天地之盘古 梦醒此方 得河图之伏羲, 定都宛丘。 得洛书之夏禹, 定都宛州。 月季花城,圣贤之...

  • 【琼林漫步】31夏禹

    【琼林漫步】31夏禹 【原文】 夏禹治水,初奠山川 【注释】 夏禹治水:相传在尧时期,洪水滔天,百姓困扰,尧命鲧治...

  • 轩辕剑

    轩辕剑,传说中的神兵,又名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由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

  • 二十五史之黄帝

    读二十五史第一天 黄帝,公元前二十六世纪中原地区一位大部落的首领。相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

  • 二十五史之盘庚

    盘庚是商朝的第十九位天子,他的祖父是商王祖丁,长兄阳甲逝世后,盘庚以弟继兄继承了王位。 商王朝由商汤创立,其后,一...

  • 游封龙山记

    封龙山亦谓之飞龙山,蛟龙祸民,夏禹封之,以故其功名之曰:封龙山。 山之封龙也,仰承太行,侧卧石都,清泉碧水,沟深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五史之夏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qj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