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作为熊猫村守护使,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国宝先锋扶贫调研团队走近全球首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雅安市宝兴县,这里92.8%的土地面积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范围内。这是“寻找熊猫村守护使”2018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一个站点。该活动由爱德基金会青年创益项目资助,首届大熊猫保护周组委会、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团委指导,大熊猫保护与发展联盟、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实践部、幸福银行联合主办,旨在推动青年大学生争当“熊猫村守护使”,为解决熊猫村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冲突献计献策。
熊猫村守护使们通过对宝兴县蜂桶寨乡“熊猫村”(光明村)实地走访和调研,在参观完圈养大熊猫“星睿”和听闻熊猫趣事之后,发现大熊猫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亦面临严峻冲突。
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矛盾突出
近年来,由于人为干扰等外界因素,导致大熊猫栖息地明显碎片化、生境大量丧失,种群已退缩到六大山系(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被分割为33个局域,其中熊猫个体数量小于30只的22个局域有灭绝风险,小于10只的18个局域有高度灭绝风险。
然而,通过调研走访和文献查阅,熊猫村守护使们发现,熊猫村的土地及相关自然资源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清、多头管理等体制机制性问题较为突出,基于以上问题,导致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发展较为迟缓,现有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当地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突出,出现了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呈不均衡发展。
保护管理和生态修复不均衡
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保护管理和生态修复的力度,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对现有自然系统提供保护,但生态保护和修复不仅包括局部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还需要提高和完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我国现阶段的保护管理法规、生态修复对策及社区发展与管理在生态系统服务方面还存在结构性的政策缺位,尤其是生态修复对策和社区发展管理制度尚未全面建立。单纯的封闭保护并不能使已受到严重破坏的自然系统得以恢复,这使得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各方面之间不公平分配,导致部分物种可以更多地占有受到保护产生的生态效益,而更多的物种则依然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
国家公园的理念和发展模式成为自然保护的一种最重要形式,国际上逐步形成了国家公园和保护地体系,国家公园的理念和模式在世界各国也得到迅速发展。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是从“九龙治水”变“攥指成拳”,可建立统一事权、分级管理体制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国家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依靠建立统一高效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将是缓解我国自然保护区现有管理体制矛盾,完善各项机制,能够来体现自然生态资源的公益性。此外大熊猫国家公园是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重要的载体。
“通过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推动大熊猫栖息地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促进栖息地斑块间融合,增强栖息地联通性、协调性、完整性,合理调节种群密度,对有效保护世界最珍稀物种,这对实现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是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与大熊猫相邻而居的村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试点工作。”宝兴县守护熊猫村项目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据悉,调研结束后,熊猫村守护使们来到邓池沟天主教堂,重温了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者戴维的故事。通过此次社会实践,熊猫村守护使们深刻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更加熟悉大熊猫国家公园机制建设的总体方向和目标。
延伸阅读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区域。2017年1月31日,经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将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高密度区、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大熊猫局域种群遗传交流廊道等合计80多个区域有机整合划入其中,总面积达27134平方公里,划分为四川省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陕西省秦岭片区和甘肃省白水江片区,其中四川园区占地20177平方公里,甘肃园区面积2571平方公里,陕西园区4386平方公里。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文/张港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