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数据结果不一定代表用户侧的满意,所以我们要学会多维度的去验证我们的设计”。
我一直认为设计师要自己做用研,走上前线去真实地了解用户。毕竟人的多样性太复杂,设计师只靠自己无法脑补全部,甚至很多时候设计师本人都不是目标用户。而通过聆听用户,很多“为什么”也就得到了解释。
从跟用户的对话中,可以知道除了操作体验上要优化,还有什么事可做。
拿我们理财场景来说,很多时候用户不买产品,不是交互体验或者视觉效果不好,而是推荐的这个产品就不是他想要的。那么他想要什么,系统怎么智能推荐,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用户,合理精细化建模。这是做用研挖掘价值点很重要的好处,也是专业用研代为调研所不能做到的。只有熟悉产品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自己,才拥有发现价值点时眼前一亮,追问下去的能力。
很多设计师不会做用研。其实大部分项目用不着专业用研,耗费的成本太高,但一个一两天就能搞定的敏捷用研可以带来很多帮助,做一次调研,这个产品未来一段时间的所有改版和迭代设计都有了依据,对设计师本人洞察用户和积累经验也大有裨益。
我前段时间做了财富诊断(一个资产配置工具)的改版,上线后看数据,pv、uv、点击都提升了,但停留时长不增不减,转化也没有得到提升。当然pv、uv提升可能是因为可操作的事情多了,用户多了些兴趣。但转化不行,那就是说业务导向的理财场景,体验好并不能直接带来转化。
业务逻辑,讲故事的方法没有打动用户,或者推的产品不是用户喜欢的,再好的体验也没用。在这种情况下,设计的价值,无论是交互还是视觉,都是浪费的。“这场烟火,只是设计师自己的狂欢”。
所以我做了个敏捷用研,打包了可用性测试和启发式用户访谈。通过可用性测试和用户口头叙述,财富诊断的体验比上一版好多了,视觉效果也更舒适大气美观。这再一次验证这次改版带来了一定价值。但是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推荐产品的逻辑,要么用户看不懂,要么看懂了对推的产品不感兴趣。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通过用户调研可以去探索的。
首先业务逻辑就跟看电视剧一样,如果某个环节没有承上启下,用户就会懵逼,跟少看了一集一样。或者那一环调性不一致,也会让人有乱入的感觉。财富诊断就存在这个问题,想讲的事太多,但考虑到app界面操作成本和路径问题带来的用户流失,不得不减少页面篇幅,很多事情都没有讲清楚。理财本身就有门槛,投资配置更复杂,如果没有线下投顾手把手分析,光凭用户自己看几个app界面上的模块很难。所以这点是财富诊断要改进的,去优化呈现方式和逻辑,要通俗易懂,要环环相扣,要用接地气的用户理解的方式去讲道理。
其次,智推工具还不够精准。也许是建模过于粗糙,或者过于基于业务模型而非用户模型。对用户的背景行为等画像需要更细分来打标签,然后去优化模型和推荐方式。在“分析”和“匹配”上搭建新桥梁。举个例子,用户是稳健型的,于是系统基于收益较高推了个360天定期产品。用户不买,为什么,因为这个用户一直以来都喜欢买60天以下的产品,所以这就是模型过于粗糙。
还有,用户对理财工具的价值认可、对互联网营销套路的对认知度不一样,也会影响对财富诊断的使用。自主决策型的用户,他不会相信系统推荐,他就喜欢自己分析。懒人理财型的用户,也许会喜欢你帮他考虑好要买什么,那对这种用户就是要把故事说通,然后在交互上提高购买动力,降低购买阻力。再者,对互联网营销套路的认知。因为调研的基本都是互联网从业人员,所以熟悉营销套路,大多不会信这种所谓的推荐、“你适合”什么的,这样的人自然很难打动。
然后是页面设计和信息的细腻程度。有些人大大咧咧,看一圈儿没啥问题就接受了这个产品逻辑。有些人很细腻,上一句话跟下一句话有一丁点不搭的,他就不信你了。所以,设计师要做到宏观微观兼具,宏观的故事主线不能偏(当然这也是产品要做的事儿),优质的细节设计则用来打动比较细腻的用户。
做财富诊断的这个调研,我作为主设计师,不仅知道了用户不买账的原因,也知道了模型在智能化上需要优化的方向。了解了用户才能有设计依据和全局意识;知道了用户的多样性,才能准确划分核心目标人群,针对性制定设计表现方法。解决了目标用户,然后再稍微扩大些范围对潜在目标人群下手。
我们常说设计赋能。交互设计师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提供业务诉求和用户诉求之间的解决方案,另一个是主动挖掘用户价值,反哺业务。这是做用研可以做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