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①早起继续轻断食,到了中午不能忍受了,下午约朋友去吃了顿火锅鱼。
②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中介绍中国最贵的五只杯子,涨了知识,开了眼界。
③去美容院做保养。
【思】
①断食也在于思维方式,虽然并不饿,但一想到清汤寡水,就一直在下意识地暗示自己。如果不去想,其实也并不是很难接受,但就是不断在脑中闪现。果然,凡你抗拒的必然持续啊!
②这五只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明代斗彩青花杯,也是中国瓷界价值连城的五只杯子,被称为“拾亿杯”!这是五只复刻的杯子,但据说还原度非常高,特此记录品鉴。
③做完美容又去看看小奶酪,有几个月没有见,它胖了,但好像也少了些稚气,有了成年猫的神气。它已经忘了我,再加上心情不好吧,一直对我爱答不理的,给它拍两张照片,还摆给我一副很凶的样子。猫主子是不是都这么任性的?
【学】
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与同品德高尚的人为邻是最好不过的事。选住址时都不考察一下周围的环境,这哪算聪明呢?”
②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既忍受不了贫穷,也不能好好享受快乐。仁者能够安于仁的状态,智者能够把仁的价值发挥得更大。”
③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者才能好恶分明,既能正确地爱人,也懂什么人是该恨的。”
④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一旦把“求仁”树立为自己的理想,那就不会为非作歹。”
⑤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那就别想真正享受它;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那你永远也别想真正摆脱它。君子失去了仁心,哪里还算君子?君子是时刻都不会违背仁心的,紧急时如此,颠沛时也如此。”
【悟】
①孔子在《论语》中有66处提到“仁”,但他从来没有给“仁”一个确定的概念。在今天的“里仁”篇中讲到了可以称之为“仁”的几种行为,那就是:里仁为美;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仁”应该是一个人人生在世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这些关于“仁”的论述中包含着两条“仁”的标准:1.乐在当下:贫穷或者富裕都不会影响内心的安定平和;2.好恶分明:知道什么人该亲近,什么人该厌恶。懂得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关心、关爱他人。你能做到吗?
②真正的君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通过正当渠道得到的富贵不能要,没有改变对贫困落后的认知,也不能改变贫穷的生活状态。
在电视剧《天道》中,丁元英扶贫王庙村,韩楚风感叹说:“这盘菜可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如果扒着井沿看一眼再掉下去,那就是真的饱了眼福,苦了贪心,又往地狱里陷了一截。”
丁元英解释道:他从一开始就没有给这些人期望从天上掉馅饼的机会,能不能依靠这个“机会”翻身,全部依靠他们自己。丁元英说,他能做的就是要通过一种方式让他们接受市场经济的生存观念,能救他们的只有他们自己。
剧的最后,懂得自我救赎的爬上了井沿,那些想靠着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走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丢了本心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