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太相信自己看到的世界
1、老家的小故事
以前在农村老家总听到很多有意思的说法,还花了很多时间“教育”爸妈。
几年前在老家装了个空调给爸妈,一些有点“学问”的人到家里窜门看到会说,不能用空调呀,容易得这个病那个病,为此爸妈还真放着空调不开一段时间。
后来我反问一下爸妈,这些提建议的人,一辈子来他们家里有没有用过空调,爸妈:没有……
我再问:那城市里的人都是吹风扇过夏天的?
……
前两年经常出差都要坐飞机,回到老家都会有人跟我说,少坐点飞机,飞机不安全,这么高掉下来就没命了,新闻上经常看到有飞机出事。
这么善意的提醒不好拒绝,更不好反驳,只能多点点头,嗯嗯嗯,少坐点好……
还有很多类似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当然不是鄙视农村人什么的,我也是农村的孩子,只是想说明:当每天接收的信息都是道听途说的时候,世界都是想象的样子。
2、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一些喜欢旅游的朋友,朋友圈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和各个国家,偶尔聚会见面总能聊一大堆各地好的不好的见闻。
一些大佬们,不是在这个城市参会就是那个城市交流学习,很多新模式新玩法都能第一时间掌握。
一些在职场能快速逆袭的人,发现他们的时间永远不够用,不是在学习这个就是在不断测试折腾那个,时间长了什么都了如指掌。
这些不足以说明世界观,但观世界的角度一定是不一样的。
偶尔会跟一些外国朋友聚会,交流少不了的话题是他们怎么看中国的很多事(当然只是代表他们个人的观点)。
他们感触最深和最惊讶的是,发达国家用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只用了几十年。
除了中国人民的拼搏文化外,ZF也很给力,很善于借鉴各国先进的模式(不讨论好坏),的的确确带给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很多闭门造车的国家强太多太多了。
为什么很多人选择把子女送到国外读书,教育水平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世界观的启蒙。
所以……
年轻时的努力,才有条件让自己或子女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二、关于忙与不忙
无意间翻了下跟老婆之前的聊天记录,18年底的时候跟她说,等忙完年前的事,年后就能规律些了,后面可以多抽点时间多回家陪陪小孩。
年后又因为各种调整,不断陷入一些琐事中,一直都是在调整-测试-优化-继续调整-继续测试-继续优化中循环。或许这也算一种规律,一直在折腾的规律。
记得之前看《燃点》的时候感触挺大的,在我们看到很多所谓成功人士光鲜的背后,都有着太多看不到的辛酸。
新氧创始人金星老婆的心声更是无数有家庭创业者心中的无法说出的痛,每一次他都跟老婆说下次会早点回家,过段时间就会好些了,但好像一晃几个月几年过去了都还是差不多,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事。
嗯,都是忙完这一阵,就可以接着忙下一阵了。也许很多人会说,生活要跟工作分开,工作是忙不完的,效率才是主要的等等。
这些都没错,很多人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当你是一个项目负责人或是项目核心人员的时候,当你每时每刻都想着还能怎么做还有没有更好办法的时候,也许才能体会生活跟工作还真分不开。
这是跟很多快速能奔跑的朋友交流得出的结论,有些朋友可能半年一年没回过家没见过父母老婆儿女,有些朋友甚至直接住公司,好像都在比惨,想想我还算是挺幸福的。
看到有人赚钱真的很容易,也许在对的风口做了正确的事,也许胆子可以大一些、底线放低一些就行了,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赚钱,家里本来就很有钱。
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可有人本来就出生在罗马。这世界本身就不可能存在公平,你以为的极限,也许只是别人的起点。
在通往罗马的大道上,才发现比你优秀、比你有天赋的人太多了,除了比他们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去钻研外,好像真没有更好的办法。
嗯,平时多找点事忙忙,多点尝试不同的折腾挺好,不然太顺利的话万一成功了都找不到牛逼来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