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背景调查报告(未完成)
产品需求从哪里来,目标客户是谁,有多少,是否急迫
在做毕业设计的项目需求背景调查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份由拉勾网发布的《2014中国互联网职场调查报告 》,里面给出了很多与互联网行业相关的数据,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这不单对我们做毕业设计有用,对我们的职业发展规划也会有一定指导意义。
要做3+1分析,首先就需要数据,报告里最有用的数据就是——互联网从业者平均每18个月就会换一次工作,这就说明互联网从业者每半年就会给招聘领域创造一次需求。而中国整个互联网从业者数量有300万(数据来自拉勾网),如果计算方式没错的话,就互联网领域,每个月因为工作变换而产生的需求就有17万,每年有200万的市场,再加上大量的毕业生,所以从宏观上看,我们毕业设计的这个项目是很有前景的,又正因为互联网从业者的流动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所以对于互联网行业的招聘需求来说,是比较急迫的,因为能够缩短求职者找工作的周期,就降低了互联网从业者换工作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当前用户找工作方式:
首先从自身感受来分析,以视觉设计师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几种
一、找朋友推荐;
二、大型设计网站交流平台都会有很多招聘信息,在上面找;
三、多数企业网站都有招聘频道,直接上去主动自荐;
四、通过招聘网站查看;
五、留心微博等SNS平台上发布的招聘信息。
询问过身边的朋友后,发现大家找工作的方式基本已经被上述的五种方式囊括了,只不过对于程序猿来说,第二种方式的设计网站就变成了csdn、oschina这些平台
用户痛点:
招聘就至少涉及到两方:招聘方和应聘方,然后还有猎头这一方,都有痛点。而在做过这么多背景调查之后,我发现同一类型的用户,在一些共同的痛点之外,会由于背景不同,有非常精细化的痛点,而这些细分领域的用户痛点,往往就是让自己产品区别于市面上同领域产品的重要切入点。在这里我先讲应聘方普遍的痛点,再将应聘者分类型来讨论,最后再来讲招聘方和猎头方的痛点。
应聘方普遍痛点:总结来说有这么几点:1.信息不对称;2.效率问题;3.简历模版太僵硬,没特色;4.招聘信息不真实;5.招聘信息不不透明不全面
传统的互联网招聘网站比如51job、智联、58、赶集等基本都是信息平台,解决的还只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招聘双方在海量的招聘信息面前,都难以精准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应聘者寻找合适的职位效率低,应聘方寻找合适的人同样效率低,即使找到了,由于这样的平台用户粘性差,双方都不经常在线更新信息,有些职位已经招聘结束了,而有些应聘者也已经找到工作了,所以信息不同步;另外,收集应聘者信息的工作不是项目的负责人在操作,很多时候是由HR或行政人员操作,增加了一个节点使得招聘流程很长。这些因素就造成了在这种单纯的信息平台上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次就是招聘信息不真实,很多虚假招聘信息,应聘者对公司真实信息无从判断,也无法了解公司的具体情况和实力,选择成本高。另外信息不透明,最重要的薪资部分很多职位都是面议,应聘者无法就现有信息做出决定。
在这里就可以找到一些切入点:比如做匹配,做推荐,通过第三方对职位的筛选整理,去推送给匹配的应聘者(“大街网”在做);或者从效率切入,做直投,引入项目直接负责人,直接将简历呈现给负责人,缩短整个招聘流程(“快简历”在做);或者要求招聘信息公开透明,给出明确的薪酬范围,让应聘者迅速决策(“拉勾网”在做)或者限定招聘信息的保留时间,保证时效性,剔除一些无用的信息,让应聘者筛选时
现在对应聘者分类来讨论:第一类是新人,刚毕业或者只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第二类是熟手,五六年工作经验;第三类是高手
对新手来说,优秀的人被各大企业的校招吸收了,而51job这三大招聘网也提供了很多企业的校招类广告,那这一阶段的人来说,他们不像其他级别的应聘者,本身有工作,找不到新的工作可以先做着原来的工作,他们处于真空期,没工作,所以效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个切入点,可以做速推,迅速匹配推荐职位,并且要求招聘方限定时间内阅读给出回复
对熟手来说,行业内有个现象就是,技术类的人做的时间越长,人脉就越窄,通过人脉找工作很难。而这个时候的人能力不高不低,猎头是看不上的,所以对于这类人,如果提供一个平台给他们,他们能在上面维护人脉扩展人脉,建立职业社交,通过这些人脉自发同时推荐职位给将是一个切入点。(“脉脉”、“大街网”在做)
对于高手来说,这就牵涉到猎头方面了,因为对于高端人才,比较少通过招聘网站找工作了,很多时候是猎头在推动,或者基于人脉来找。那么现在就说说猎头方面的痛点
对于猎头来说:拿到大量的高端人才不容易;第二是扩展企业资源不容易,特别是大企业;第三是人才和企业难对接,这三个都是切入点。
市面产品、竞争对手:(时间关系还没深入分析)
现在市面上的招聘类网站,我觉得可以从几种维度去归类,
首先是属性分类:
信息平台:58、赶集(他们的目标主要是把一些互联网边缘的用户拉进来,比如保安、销售之类的非互联网职位,主要面向低端市场)
泛招聘平台:前程无忧、中华英才、智联招聘(信息平台,服务较少,很多企业在上面以招聘的名义做广告,)对于传统的在线招聘网站比如51job、智联、中华英才这三个用户规模最大的招聘网站来说,他们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他们给招聘和应聘双方提供的就只是一个平台,换句话来说,他们把大量的职位信息,招聘简历买过来,放到自己平台,通过这些职位信息和简历的量来吸引广告,
职业社交平台:领英、大街、脉脉、若邻等(通过职场社交,形成人脉圈,用圈子社交这样的点来切入招聘领域,曲线救国)
垂直招聘平台:拉勾网、周伯通、快简历(前两者是我们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专注于互联网招聘市场的产品)
猎头:猎上网、猎聘、举贤、人人猎头(主要是解决中高端应聘者与猎头之间的对接需求)
竞拍型招聘平台:jobdeer
专业型招聘平台:站酷(设计师类、简历极其个性化)、csdn、oschina(技术类,这些都非常垂直)
按照客户群来分的话:
低端招聘:前程无忧、智联招聘、58、赶集(泛招聘,各行业都有,不精细,所以用户比较低端)
高端招聘:优士网、猎聘网、举贤网(主要针对职场高级人才,价值高)
按照盈利模式来分的话
对招聘双方收费:猎聘网、58、赶集、智联、51job等
对应聘方收费、招聘方免费:优士网
对招聘方收费、应聘方免费:拉勾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