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的本质是匹配,再就是价值交换,不是乞求和施舍。
为什么突然会有这样的感悟呢?
最近在跟其他几个公司的HR负责人聊天时谈到,工作了很多年的人,如果工资还要求得很低,这里指明显低于市场同经验同岗位的水平,这种人一定要慎用,肯定有一些瑕疵。
还有一种就是为了想得到这份工作,说了过多逢迎的话,比如说关注公司很久了,特别想来上班,还有奉承面试官的,甚至有人说降低工资也可以来上班等等类似的表述。
因为今年疫情影响,求职市场确实存在着招聘方挑肥拣瘦的情况,即使遇到差不多的求职者也频频不表态录用,但很多求职者就着急了,想早点上班,就降低当初的要求。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主动降薪是没有自信的表现,用人单位会觉得你自知实力不足才这么做的。就像你出去买东西如果商家主动降价要卖给你,你会单纯因为这个原因买吗?
大部分人是不会买的,会感觉这东西有问题 ,是不是质量不好?
同样的道理,求职看的是匹配,并不是一味的妥协求机会。
如果你有几年待业没上班,或者好长时间没换过工作,可能对这个岗位的市场行情不太清楚,那自己就先做一个调查分析,在“身价”这方面先定好位。
从几大主流招聘网站,比如前程、智联和猎聘上,找出至少10家规模差不多的企业,取它们薪酬给出的区间的中间值,招聘网站上一般会写成5000-8000,那么这个均值就是6500,几个网站对比下,基本就能得出这个岗位以及要求经验对应下的薪资水平。期望值最好是大于等于,不要小于。
还有求职渴望度这件事,只有在应届毕业生上会比较有效果,对于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面试官可能比你还年轻,如果表现得对工作过分渴望,会让人感觉你别无选择。
以上这两种情况,容易物极必反,引发面试官不自觉的负面猜测。
一个人在面试过程中,呈现的精神面貌状态,一定是积极正面的自我展示,不卑不亢的寻求合作的态度。有时候,面试好比一次相互认识、熟悉彼此的过程,第一印象很重要,首因效应告诉我们:学会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动,将自己最好的精神状态呈现在关键场合。
真正有缘分的人,是磁场相吸的,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磁场定律,只有三观相同的两个人才能相融,或者严谨点说,是你的特征和行为风格跟公司的文化氛围相匹配。
有时候,面试其实也是一场很有趣的相亲, 你们可以彼此了解对方的情况。
惠普公司曾有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语:“招聘, 其实就是一场理性的婚姻。”在面试整个环节中,单方面的相思是没用的,求职结果或者招聘结果的达成,取决于情投意合的沟通。
说了这些大道理,其实就是想告诉正在求职的朋友们:
1、不要因为着急,就丧失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心里一旦摇摆不定,前面的路就不知道如何走;
2、什么样的公司适合你去发展?一定是文化和氛围在先,其他的因素排第二;
3、面试中要从“匹配”这个角度去重点准备面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