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周末。
家门口,坝头。
看着银杏成片,汇海,自我飞扬。
即使没有暖阳,也颇有心暖,心动。
一个孩子跑向我,手里是她刚刚完成的画。
一幅用水墨画的画,很鲜艳很靓丽:
重重叠叠,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森林里有一条明净的长满花草的小路,路上有很多背着大包小包的驴者,路的下方是一个呈现出有些蓝蓝的平镜似的湖水。
“怎么样?我很厉害吧?”小鬼仰着头,期待着我的夸奖。
是啊,画得真好。
整个画面色彩很协调,整体构思,勾线都比较细致不毛躁。
但画面非常紧凑,几乎没有什么空隙,给这幅美丽的画添了遗憾,少了灵动,也给看的人少了份想象。
问孩子:为什么不留点空啊?
她笑着说:我就想把喜欢的都塞进去,满了,就好开心呢!
这个年纪的孩子,也许还不懂留白吧。
快乐就好!
留白是画画的艺术,也是生命的艺术。
我一直怀念中学时候的那段时光,食堂的饭较早,吃过饭后我总喜欢出去转一圈,趁势在如茵的草地上坐下,安静地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夕阳柔柔地照着,把我从头到脚镀得一身金黄,空旷的田野传来羊儿回窝,鸟儿归巢的离别欢叫。。。。。。我深深地陶醉于这样静静的情境,简直想把自己化成一屡清风,融进这片纯净怡然的自然了。。。。。。或许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懂得给生命留白,并用一颗诗性的心执着地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求乐趣、创造乐趣。
现实生活,盘旋在人们脑海里的是工资、职称、物价、房子、孩子。。。。。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工于心计。不管何时何地,随处都可见人们忙碌的身影,偶尔碰到,也总是匆匆招呼,急急而过。
会不会在生猛海鲜,声光色味的享受过后,漠然回首,才发现,在漫漫的旅程中竟伤逝了那么多的快乐,在忙碌奔波后竟忘了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给生命留白,绝对不是对生命的浪费,而是另一种珍爱生命的方式,另一种从容应对人生的姿态。
常常喜欢一个人发呆,让沉闷在发呆的过程中烟消云散,疲乏了就出去走走,不一定有什么目的地,就这样随性闲走,看看自然,听听泉水,在烈日下用心感受父母辈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的辛勤生活,苦、累,也会随之在你的几声长叹中渐渐得以平息。
空闲的时候,喜欢给自己泡杯热气腾腾的奶茶,摆个舒适的姿势,安静地坐在书桌前,捧读一本书,可以是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可以是是安意如的《当时只道是寻常 》,也可以是周国平的《 偶尔远行 》不为闲谈卖弄,就为了那份心灵的宁静,那份淡淡的墨香。
在夜深人澜的时候,如果不想再睡,不用白白浪费时间,强迫自己睡眠,拧开音响,让舒缓的乐曲在静逸的空间旋转,把浮躁慢慢拂平,回归安然。
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利,生活有时也许也会不尽人意,清贫,平淡也好,富贵、热烈也罢,只要活着就该好好活着,笑着总比哭着好。
朋友相处,“花未全开,月未全圆”,这是最好的模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要轻易去指点,打扰别人的幸福,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自己过日子里,哪有那么多的举案齐眉,相互独立才能长情。一粥一饭里,柴米油盐中,才是人间烟火气,有着踏实的温暖。
与孩子也是。
都说孩子大了,父母与孩子就是渐行渐远的距离。
也没错啊,父母就是陪伴一程。
看书也需要留白,留得闲逸和散淡。
五柳先生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没有会意,欣然忘食。
不求甚解,是读书的有趣,也是读书的留白。
也许初读时囫囵吞枣,忘乎所以,过段日子,再翻开,柳暗花明又一村。
留白,就是留下思考和回味的时间。
我一直喜欢老房子:“一处水榭,一座亭台,一扇花窗,一条回廊,一个屏风,仿佛一阙宋词,一首唐诗,诗情画意痴痴缠绕。移步换景,人如行走春夏秋冬,有清风明月相伴,有暖阳绿植相牵。
好文字不用太满。
有些话不用太满。
有些事不用太满。
留白,看上去什么都没有。
其实,什么都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