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重申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 绪论部分:
-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形成
- 历史也罢,当下也好,任何的事件,必然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 人物:对于中国简史来说,叙述的人物主题必然就是中华民族这个群体;
- 地点:中国的版图,中国周边国家的分布;
- 时间:不同时期,中国的版图、中华民族的组成都是不断演进和发展的;
- 历史事件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内部事件、二为内部对外部事件的应对;
- 内部事件也好,外部事件的应对也罢,必然会对头部人员以及社会基层产生不同的影响。
- 中华民族的演进方向分为地缘演进和时间顺序;
-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起源于黄河流域,我们可以向东至黄海、东海;向南至珠港澳台,直至南海;向西南的西藏,向西、向北、向东;
- 不同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遇到了来至不同方向的挑战,通过不断的自我革新,不断的融合,有征服,也有被征服,但我们民族的内核一直都在。
- 吕老认为,不是一个民族,合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同床异梦,想着自我独立;是一个民族,哪怕暂时的分开,也会努力回归,寻根归乡。
-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文化是核心,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底色,我们的民族文化的底色是谦和,是包容,是胸怀天下,是舍身取义。
- 第三章- 疆域的变迁
- 疆域的变迁与实力的对比强相关,所有的变迁不过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本部与外部的力量对比,决定了疆域的扩张与收缩。
- 吕老的地域划分:东洋不是指日本,中国也是东洋的一部分,中国是东洋的主人;西洋不是指欧洲,亚洲的一部分也是西洋的一部分;
- 吕老认为,葱岭以东为东洋,葱岭以西为西洋;
- 东洋分为四个部分:黄河、长江、粤江三个流域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为青海高原、第三部分为蒙古高原,第三部分为东北三省,山海关以东;
- 中国疆域的变迁:
- 向南发展路径:黄河流域➡️长江中游的楚国、下游的吴越➡️长江上游的巴、蜀地区➡️珠江流域的两广、福建地区➡️后印度半岛的安南地区
- 向北发展路径:黄河流域➡️河北、辽宁地区➡️漠北、新疆地区
- 向西发展路径:黄河流域➡️长江上游的巴、蜀地区➡️新疆地区➡️青海、西藏地区
- 向东发展路径:黄河流域➡️河北、辽宁地区➡️东三省➡️朝鲜半岛北部
- 疆域的变迁,什么时间变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 朝鲜半岛独立让我想到了隋朝的东征,想到了与李世民同时代的虬鬤客,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为什么我们失去了朝鲜半年北部。虬鬤客又为什么放弃逐鹿中原,是一种懦弱还是一种大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