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简书,就是喜欢这个名字,简简单单。来的目的,就是写个日记,留个记忆。写完就走,偶尔有时间,也会看看,也会转转,看完也不会点赞,就是一个过客。
再来是因为熟悉,也想拾笔写下此时此刻的心情,他就像我的老朋友,听我诉说,也是给自己减减压,放松放松。
芷风老师看到了我,简信与我,也是因缘和合,我入了会员,心里真的是感恩。以前也想过成为会员,一看有门槛,也不知道里面的水深水浅,也便打消了念头,选择了自由自在。
入了会员,老师也没再和我联络,我还是写文,一天有一两个钻的收入,也有人为我点赞,心里还满满的幸福,因为自己写的文章终于被人看到,被人点赞。我也不会投稿,也开始学着给别人点赞,也得慢慢了解简书,也学会了给自己点赞。
再后来有一篇文章,被捡了一个好文收录,心里美美的,忘了南北,还以为自己文章挺好,有点小骄傲。
再后来帮着在青梅时光收稿,才发现自己写的 一塌糊涂,连个段落都不分,一篇文就一段,没有中心,有时也会投稿,投的栏目都是,你投他就收的专题,一点门槛都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也关注了好多的专栏,每天去那里读读文章,顺便点个赞,想蹭点能量,因为那些文章第二天就要发表。可后来发现,钻没增加多少,因为期待,反而心里有了落差。很搞笑的是,我有时会等到一点多,看看自己,当天的收获。觉得不多的时候反而多,觉的多的时候反而不多,一直没有搞懂涨钻的规则。
有时想想自己也很无聊,一个钻,一角多钱,二十个钻就喜笑颜开,兑换出去也不到三块钱,这点钱掉在地上都未必去捡,儿子问我,你有什么好开心的,赚了多少钱?三块呢,说完自己就笑了,儿子也会撇撇嘴,为了这三瓜两枣,你天天抱着手机,把我都给忘了。
跟着小白老师学习,涨了不少见识,他天天在群里收贝卖贝,我既心动,又觉得没啥意思,这个投资回报率,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因为你只要日更,就会点赞,单位时间在这里,权重不一样,收益自然不同。想想还是持点吧,万一权重高的给咱点赞,不就亏了。手中也没有那么多闲钱,适当的持点吧。不想贝价一路高歌,其实也是一种炒作,为什么供不应求,好多的简友也看到了商机,纷纷增持,成为合伙人,成为大佬,想在简书里大展宏图。
不管在什么时侯,金钱都显示着的他的魅力,简书也需要投资运作,也不能只为了情怀,饿着肚皮。一手握着情怀,一手攥着钞票,这样精神物质都有了,简书才能发展。 能出彩的,一是文采,二就是你投入的真金白银。而我,既没有文采,也没有钱财,只能打个混混,让我的老师,我的领路人,不要因我而赔本,这样会让我不安的,所以我打算持钻,持个十来万,不高不低,对给我点赞的也有个交代。
我不喜欢单纯的点赞,我还是喜欢好文,喜欢和自己同频的人的文章,我会在他的文章后面,留个评语,也喜欢在我的文章后面留评的朋友,与你的权重无关,只因为我是如此的喜欢。我希望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赞到,不为钻而赞,我渐渐从过客变为看客。
受老师的委托,参加了一期的评文,在这次活动中,我见到了更多精彩的文章,也结识了好多的文友,真的很感激老师。评文的老师,文章都写的好好,只有我一个是滥竽充数,他们的评文,行文流水,言简意赅,随手拈来。而我得需要看好多遍,才能凑起来几句,唯恐负了作者的文章。一直就是一个井底之蛙,刚爬上井,既欣喜又害怕,不知如何适应当下。
于是乎,报了迎新班,想给自己,充充电。狠了狠心,花了200个贝(借了150),入了群,满心期待。只在上周六,学了一个书评。这于我太遥远,期待这周的学习,周六也没见动静,非常的纳闷和苦恼,便问熟悉的学长张老师,她说已经开始了,问我没看公告吗?三月份的作业写了吗?啊,还能这样,哦,我不是小学生了,不能让老师喂一口吃一口,得要主动出击,多写文章,多投搞,让老师批改。是啊,老师和我一样,也是一个志愿者,还有工作,还有家庭,哪能要求那么高呢?况且我们交的学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最后还都用在我们这些学生身上。这思想境界,打不开,总会胡思乱想。
下一步,估计就要做简书的主人,做简书的守护者,宣传者,每个人都要为简书的发展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