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需要
马斯洛的五个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这个出现在本科心理学课本上的名词,我并不陌生。生理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张口就来,可当中那三个真的毫无印象了。在许老师的带领下,回顾了当中三个需要,最有感触的还是自尊需要。
每个人最初找工作时,更多地是考虑薪资、福利、社会保险、是否有培训学习的机会、晋升途径等等,但一旦工作进入正轨之后肯定还是希望自己的工作成果、自己的工作方式会有被肯定的时刻,因为自己被认可,被组织需要才会产生归属感。有了归属感才会希望这个团队好,才会想为团队正向发展出一份力,才会想为团队贡献自己的点子和创意。
老师说,世间人各有不同,有些人是高自尊型人,他们心中有非常强大的信念,开放地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这个多元的世界,很少会因为别人对自己评价而否定自己的成就;也有些人是低自尊型人,他们有些敏感,也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容易受影响。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待人接物中的一些误区,有些时候在沟通中对方突然炸毛发了大脾气,我第一反应总是,等你冷静了再来说吧。现在想来,我和他认知领域肯定是有不同,比如每个人心中黑、白、灰区域也不同吧,也许我认为是中性的词汇语句在他心中是特别贬义的存在。我们对同一件事影响严重与否的认知也有差异。而如果对方是这一块很敏感的人,我应该已经触到了对方的高压线了吧。
那我,是不是应该更有耐心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自己并没有敌意,更有耐心地听完对方的态度,听听对方到底纠结在哪里,他的深层需求究竟是什么。同样的,我有时候也会对别人发脾气,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先提醒对方,某个行为可能对我来说会有那么点不舒服,先做个预警,也许就能化解一些问题。说到这个,今天真心话环节,我的题目是“最想改掉自己的缺点”,我的回答是急脾气,缺乏耐心。为了贯彻昨天说到的要做言行一致的人提高自己的可靠度,今后还是要努力让自己更有耐心些。
老师告诉我们认可、鼓励是会让对方觉得自己被尊重的。我自认为还挺能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但在表达上又掉链子了。反思了下,自己很少跟别人表达,“因为你XXX,我好喜欢你”,“你在XXXX上做得很好”之类的话,一般也就默默记在心中而已。老师这几天一直在说辅导时需要注意告知与提问之间的平衡,而对于我,是不是也应该找到倾听与表达之间的平衡点呢?!
目标的双重维度
许老师组织大家玩了一个建造佛寺的游戏,一上来很清楚地告知,有一位小伙伴需要念完规则的内容,然后计时开始,我们组开始如火如荼玩了起来。很幸运的是,我们小组的小伙伴想法都特别一致,通过几条线索,推算出这个游戏中时间、总工作量、人工负荷量是这个游戏的关键信息,迅速剔除了干扰项。胡嘉宝心算特别强,很快得出了一个四位数的运算结果,同时还有其他小伙伴对结果进行了验证。正当我们特别有信心地报出了日子的答案时,许老师目光深邃地看着我们说,这个项目的目标是什么?傻眼。日子只是业务目标,我们漏了这个项目的行为目标,就是团队每个人都知道如何计算出日子的过程。不过好在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全员参与度都特别高,所以很快又完成了行为目标。
在复盘的时候,发现其实第一个小伙伴已经念了行为目标,只是我们都心心念念业务目标而忽略了。仔细想想,自己在工作中好像也有这样的倾向,太容易着眼于被量化的业务目标,欠缺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往往被忽视的正是那些可以使团队可持续发展的要素。
真理与实践
今天的最后半小时,班长带领我们每个人说了1分钟感想,期间听到很多小伙伴说了老师教的工具、特质都能与自己心目中的好领导一一匹配。我其实不太愿意把这样的情况定义成“套路”与“被套路”,毕竟有句老话说得好,听过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很多事情的原理其实都差不多,可是真的做到了并且贯穿于自己平时的言行还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很感谢许老师让我有机会认识了这些工具,而工具如果不使用,它也就是个工具。希望自己能慢慢消化这些工具,并且提醒自己,诶,这个时候我是不是可以试试这个工具了。
以上是今天课程中最有感想的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