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总是习惯隔段时间给老人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聊一会。昨天连打好几个电话没有人接,她不免有点担心,心想:今天再打几个电话,如果没有人接就该找人到家里去看看了。老人的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留下老人独自一人在家中生活,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安家,常年不在身边。
她记得去年冬天有次给老人打电话,电话响了很多遍没有人接,她知道老人身体不好,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动不动就复发。接连下了几天大雪,气温骤降,天气异常寒冷。她放心不下,电话一个接一个的打,好不容易听到有人接电话了,却发现听筒里传来的并不是老人的声音,聊了一会她才知道,老人因心脏病发作住院了,接电话的阿姨是老人的邻床病友。阿姨告诉她,老人正躺在床上打吊瓶,无法接电话。她问阿姨,老人什么时候住进医院的?住院期间谁在身边照顾?阿姨说,哪有人照顾啊,就她(老人)一个人在这里,有个亲戚偶尔过来转一下就走了。辛亏病发那天没有下雪,120及时赶到了,要不然现在有她没她还不知道呢!唉!估计再晚送来一会命都没有啦。阿姨边说边叹气。她拿着手机听阿姨絮絮叨叨的说着,心不由得疼起来。她心疼老人心脏病发作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心疼老人一个人住院时身边没有人照顾。眼泪在她的眼眶打转,她强忍着没有让泪水流出来。
她小时候和老人生活在同一个村子,两家相隔不到两百米。小时候,她家没有电视机,晚上一有时间她就跑到老人家去看电视,老人每次看到她都特别热情,特别稀罕(喜欢)。后来,她一点点长大,她外出上学,上班,结婚,在城里买房,安家,生子。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好像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等她再次踏进熟悉的屋子,再次见到老人的时候,老人正躺在炕上休息。她叫了一声:“姑。”老人听到声音后忙从炕上坐了起来。在看到老人的一瞬间,她感到老人一下老了很多,昔日光滑白皙的脸上多了一道道皱纹,身体也发福了,状态也大不如以前。老人看着她,一脸茫然。她知道这么多年没有见她,老人第一时间没能认出她来。“姑,我是薇薇。”她笑着说。“哦,是薇薇啊。你看我这眼神,半天也没认出来。”老人看着她,眼中写满惊喜。老人问她这么多年的生活状况,在哪里买房,安家,有没有孩子,爱人是做什么的。老人给她讲了很多关于自己家里的事情,两个儿子的事,自己老伴的事。时隔四年了,那次和老人见面的情景她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就好像是前几天才发生过的事情一样。
四年时间里,每次回村她都要去看望老人,每次都要和老人在一起坐很久,聊聊天,话话家常。每次看到老人她总是亲切的唤她:“姑。”其实她知道,在自己的心里,她早已把老人当成自己的母亲了,甚至比她的母亲还要亲。她的母亲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这么多年过去了,母亲留给她的童年阴影始终无法消除,和母亲之间,她总觉得有一种隔阂。和老人之间,她感觉不到有丝毫的隔阂。她时常对朋友说,她和老人,一个是看着对方慢慢长大,一个是看着对方慢慢变老。
这次电话打通后,她习惯性的问老人:“姑,在做什么呢?有没有吃饭?”
老人听到是她后,高兴地说:“哦,薇薇,我正在做饭。我给你说,小健一天把我气的,唉!”小健是老人的小儿子,也是她童年时期的玩伴。
“怎么了?他为什么把你气的?”她问到。
“人家说他不回来啦。”老人气呼呼地说。
她听的一头雾水,忙问:“他说他不回来是几个意思?是说他今年不回来了?还是说他明年不回来了?还是说一直都待在外地不回来了?”
老人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老人拿着手机向她诉说着自己心中的烦闷。
老人总是羡慕家中有女儿的同村人,女儿心思细腻,女儿总是能够经常陪在父母身边,女儿比儿媳好相处,女儿比儿子更孝顺。“唉,谁让咱没有女儿呢!”老人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知道老人这样说多少是受到周围邻居的影响。她也知道,老人的两个儿子都很孝顺,只是两个儿子都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都有自己的小家庭,都有自己的事业,自古忠孝无法兼顾,更无法两全。
“那就让我做你的女儿吧。小健一直说让我给你做女儿呢。”她笑着对老人说。
“哈哈哈……”老人听她这样讲,高兴地笑了起来,笑声穿过手机,飘进了她的心里。“能行么!看我还有这种福气呀。哎,你还有你妈,能忙得过来吗?”
听老人这样讲,她突然愧疚起来。她了解老人,也理解老人。每次走进家里,她都想帮老人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把空空如也的冰箱塞得满满当当,她想给老人买好吃的东西,给她做好吃的饭。但她知道,纵然她有很多想法,也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她想为老人做的事情太多,能够为老人做的事情却太少。生活总是有太多的无可奈何。
“你最近没有回来吧?”老人问她。
“最近没有回来,我准备九月份过中秋节的时候回去一趟。”她说。
“哦,那你中秋节回来的时候来家里一趟,来的时候不要买东西,我这里什么都有。”老人叮咛着。
她知道,老人是怕她破费。“嗯,行,我知道了。”她应道。
老人每次都会和她讲自己的小儿子,给她说儿子身体不好,让她告诉儿子中午一定要休息,让她提醒儿子把治疗心脏病的药吃上。她答应老人,会把老人说的话转达给她儿子。
她知道,有很多事情,是她们之间的承诺;有很多日子,是她们共同的期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