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拥抱孩子的真实内心:学会如何关爱孩子,让孩子切身体会亲情

拥抱孩子的真实内心:学会如何关爱孩子,让孩子切身体会亲情

作者: 优妈读绘本 | 来源:发表于2019-12-10 12:21 被阅读0次

    《少年说》有一期节目:五年级的赵晗瑜站在高台,她冲着台下喊:“我有一个比我小的弟弟,我很喜欢他,但是,自从他出生之后,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姥姥对我说的,他比你小,你应该让着他”。

    姥姥这样解释:弟弟小姐姐八岁,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才提出这个要求。

    这样的例子是不是似曾相识,从小到大,我们中的大多数常常被长辈要求学会谦让、学会理解,被要求的同时,却很少有人愿意倾听我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青少年心理专家赵悦玲说:

    父母长期偏爱家庭中的某个孩子,很容易造成另一个孩子心理失衡。

    小时候内心真实声音的不被了解,如今为人母,更加懂得在孩子教育当中应该规避到的一些问题。

    前段时间入手的绘本《好多好多“对不起”》通过描述二孩家庭的故事,深入浅出,让家长明白学会真正关爱孩子,学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好多好多“对不起”》中的姐姐特别喜欢自己的妹妹小福,陪她一起玩,给她讲故事,教会她数数,但小福总会把犯错误,比如:读错字、数错数字、跑步时会摔倒,当姐姐指出小福出现的错误时,小福总是说,“对不起”。

    后来,奶奶来看望他们的时候,关心的问:小福的眼睛没问题吧。

    妈妈回答,“我问过她了,她说没问题”。

    第二天爸爸妈妈还是带着小福去看了眼科医生,他们这才明白原来小福是远视眼,看近处的东西会比较吃力,这也就是小福为什么总摔跤、数错数字的原因。

    后来爸爸、妈妈、姐姐一起给小福道歉,说对不起。

    《好多好多“对不起”》绘本当中,我们从小福一家人身上可以看到大多数父母的身影,如同作者楠茂宣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自以为了解孩子,其实不然。希望所有的父母都不要囿于成见,用一颗纯真的心去拥抱孩子吧!

    孩童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在与孩子共同前行,《好多好多“对不起”》折射出很多家庭教育中的部分问题。

    喜欢对比

    小福父母发现小福总是数错数字、跑步时摔跤等问题时,他们表现出担忧,有一天夜里他们聊到小福聊到很晚。

    他们对于小福的行为没有进行个性化分析,而是习惯性的进行了老大和老二对比,“她姐姐像这么大的时候,跑步、识数都没有问题,可小福总是做不好,还老是出错,而且在出错的时候,总是马上说对不起”。

    纵观我们身边,很多父母和小福父母一样,当不同的孩子面对同一件事物表现出较大差异时,很多父母对于表现“较差”的一方,总会去想,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而不是去寻找背后的真实原因。

    《好多好多“对不起”》中的小福数错数字不是她不够优秀,真实的原因是她是远视眼,对于近处的东西看不清楚,了解到真实原因,父母才发现自己误解了小福。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经常遭受父母打击的人,常常容易自卑,并且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很多极端行为”。

    二孩的家庭,父母更要了解到孩子性格的差异化,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不必要求他们完全一样。

    自以为了解孩子

    小福的父母在去给小福配眼镜时,眼镜店的工作人员解释小福的眼睛属于远视眼,小福的妈妈这样说道,“可是我问她的时候,她说能看清楚...”。

    生活中我们自以为了解孩子,当孩子出现不恰当行为时,总是给予肯定式的评价或者解答,如同小福的妈妈,并未了解小福犯错背后的真实原因,以为问问小福就可以了。

    其实当我们真正能认真去倾听孩子的内心,去探究孩子的行为,我们才能明白,孩子很多行为的背后有着各种各样原因的支撑,并不如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

    有人说:为人父母者,无需考试。大概是这个世界最令人遗憾的事。无需考核,并不表示人人合格。

    育儿也是育己,当我们要求孩子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要求自己,以接纳、包容的态度看待孩子,看待周围事物。

    别用自己有限的认知,限制孩子的可能,更不要轻易的因为表面行为就给孩子贴上各类负面标签。

    当我们开始耐心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差异化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

    公平对待

    小福的父母注意到小福犯错后,总是喜欢说“对不起”,他们虽然注意到这个细节,但并没有完全引起重视,直到小福的奶奶问小福状况。

    孩子犯错不可怕,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将错误原因归咎于自己,家长就要重视起来,过度自责不利于孩子个人成长,只会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隐患,形成内向、自卑的性格。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女主人公松子就是过度自责的典型人物,她特别喜欢将所有的过失归因于自己。

    松子这种性格起源于原生家庭中,总是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尽管她自己身上有很多优点,但她总以为是自己不够好,父母才不喜欢自己,疼惜妹妹。

    其实不然,因为妹妹从小身体不好,松子则相反,从小各方面都很不错,于是父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妹妹身上,导致松子产生错误认知,影响自己的一生。

    我们不应该以“让着弟弟/妹妹”作为口头禅,总是去要求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被真正关爱的需求,即便其中有一方在父母眼中不如另一方,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应该尽可能的“公正”“公平”。

    对孩子真正的关爱,是无论双方性格如何,父母都应该尽可能的公平对待,父母的偏袒只会在另一方心中埋下隐患,被偏袒的一方也总会“有恃无恐”,最终破坏两个孩子之间的亲情。

    玛利亚·蒙特梭利曾说:

    追随孩子,而不是干涉他们,要相信孩子内心的、潜在的力量,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他们自由活动。

     拥抱孩子的内心,用心了解孩子,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爱的家庭氛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拥抱孩子的真实内心:学会如何关爱孩子,让孩子切身体会亲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tg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