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59b4c72e3b132624.png)
01、出身低微,少年凄惨
卫青的母亲卫媪生有一男三女,即儿子卫长君,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
丈夫死后,她仍在平阳侯家中帮佣,与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bf84ed58953f507.jpg)
卫青在母亲的关怀下渡过了童年。后来,他的母亲感觉供养他非常艰苦,就把他送到了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
但郑季的夫人根本看不起卫青这个私生子,让他到山上放羊,郑季对卫青不闻不问。
郑家的几个儿子也不把卫青看成手足兄弟,当成奴仆畜生一样虐待,非打即骂。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a6cce2b48e2150b1.jpg)
卫青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受尽了苦难,在他的性格形成上打下了深深的自卑烙印,他用一生在治愈童年。
卫青长大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
02、身为骑奴,好学上进
平阳公主看到卫青已长成了一个相貌堂堂的彪形大汉,非常喜欢,就让他做了自己的骑奴。
每当公主出行,卫青即骑马相随。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与在郑家时的情景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卫青聪明好学,渐渐学到了一些文化知识,学会了射箭和舞刀弄枪,懂得了一些上层阶级礼节,他还练就了一身本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1f1f377972bd549.jpg)
他怨恨郑家对他没有一点亲情,决定冒姓为卫,完全与郑家断绝关系。
有一次,卫青跟随别人来到甘泉宫,一位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后说:“这是贵人的面相啊,官至封侯。”
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之子,只求免遭笞骂,已是万幸,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dc920772cce609c.jpg)
03,因祸得福,得到汉武帝信任
建元二年(前139年)春,卫青的三姐卫子夫被灞上扫墓做客平阳府的汉武帝看中,被带到宫中。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入宫后被冷落了一年多的卫子夫再次获幸有了身孕,引起了陈皇后的嫉妒。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4d068f638631406.jpg)
卫子夫正得汉武帝的宠幸,陈皇后对她不敢加害,就找母亲馆陶公主诉屈。
馆陶公主是汉武帝的姑姑,为了给女儿出气,嫁祸于卫青。她找了一个借口,把卫青抓了起来,并准备处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96ed29e10cb166d.png)
卫青当骑奴时结识的好友公孙敖听到了消息,马上召集了几名壮士,赶往抢救,把卫青从死亡的边缘夺了回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5fd63d20377b3db.jpg)
另一方面,公孙敖还派人给汉武帝送信。汉武帝得知此事,大为愤怒,立刻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封卫子夫为夫人,卫长君为侍中。
数日间连续赏赐卫青,多达千金。卫孺嫁给了太仆公孙贺,卫少儿嫁给了陈平的后人詹事陈掌。公孙敖也因此显贵。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69a92ae621c06f2.png)
卫青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俸禄千石,在公元前138年到前129年近十年间掌管朝政议论。
卫青跟随皇帝左右,和他一起听闻朝政,足见卫青的才干和人品深得武帝信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a7cc63ac592548a.png)
为卫青后来七征匈奴,甚至任大司马大将军为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打下良好基础。
04,龙城首战,初露锋芒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迎击匈奴。
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e2ed0484da323b7.jpg)
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卫青首征,果敢冷静,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700人,取得胜利。
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封卫青为关内侯。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0531cf837953a3d.jpg)
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05、采用迂回战术收复河套
汉朝对匈奴的反击,使得匈奴的进犯更加猖狂了。
公元前128年的秋天,匈奴骑兵大举南下,先攻破辽西,杀死了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3a53447f5a3c076.jpg)
汉武帝派匈奴人敬畏的飞将军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兵则避开李广,而从雁门关入塞,进攻汉朝北部边郡。
汉武帝又派卫青出征,并派李息从代郡出兵,从背后袭击匈奴。
卫青率三万骑兵,长驱而进,赶往前线,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41ccbffc840e9f5.png)
迅速攻占高阙,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
卫青本人身先士卒,将士们更是奋勇争先,斩杀、俘获敌人数千名,匈奴大败而逃。
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61d85ec6b106860.jpg)
因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朔方郡、五原郡。
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
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0775a015b1804728.jpeg)
此仗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3800户。
苏建、张次公以校尉从卫将军有功,封平陵侯、岸头侯。
06,击败右贤王,被封大将军
匈奴贵族不甘心在河南地的失败,一心想把朔方重新夺回去,所以在几年内多次出兵,但都被汉军挡了回去。
公元前124年春,汉武帝命卫青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
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都受卫青的节制,率兵从朔方出发。
;李息、张次公率兵由右北平出发。这次总兵力有十几万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7bc09d2f7a7e034.png)
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离得很远,一时不可能来到,就放松了警惕。
卫青率大军急行军六、七百里,趁着黑夜包围了右贤王的营帐。
这时,右贤王正在帐中拥着美妾,畅饮美酒,已有八九分醉意了。
忽听帐外杀声震天,火光遍野,右贤王惊慌失措,忙把美妾抱上马,带了几百壮骑,突出重围,向北逃去。
汉军轻骑校尉郭成等领兵追赶数百里没有追上,却俘虏了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有几百万头。
汉武帝接到战报,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6000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
卫青的三个儿子被汉武帝封为列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1300户。
卫青非常谦虚,坚决推辞说:“微臣有幸待罪军中,仰仗陛下的神灵,使得我军获得胜利,这全是将士们拚死奋战的功劳。
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儿子年纪尚幼,毫无功劳,陛下却分割土地,封他们为侯。
这样是不能鼓励将士奋力作战的。他们三人怎敢接受封赏。”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dd0ab78bfea4b57.jpg)
汉武帝随后又封赏了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为了彻底击溃匈奴主力,汉武帝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准备发动对匈奴的第三次大战役。
07、漠北一战击垮匈奴主力,被封大司马
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挑选了十万匹精壮的战马,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精锐骑兵五万人,分作东西两路,远征漠北。
为解决粮草供应问题,汉武帝又动员了私人马匹四万多,步兵十余万人负责运输粮草辎重,紧跟在大军之后。
原计划远征大军从定襄北上,由霍去病率骁勇善战的将土专力对付匈奴单于。
后来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匈奴伊稚斜单于远在东方,于是汉军重新调整战斗序列。
汉武帝命霍去病从东方的代郡出塞,卫青从定襄出塞。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80d3dbbbfb898d7.jpg)
大将军卫青麾下,强将济济。李广为前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食其为右将军,曹襄为后将军。
卫青考虑到前将军李广年纪已高、运气又不好,就没让他担任先锋,而是与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
卫青自己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进兵,直插匈奴单于驻地
赵信向伊稚斜单于建议:“汉军不知道厉害,竟打算穿过沙漠。到时候,人困马乏,我们以逸待劳,就可以俘虏他们。”
于是下令所有的粮草辎重,再次向北转移,而把精锐部队埋伏在了沙漠北边。
卫青大军北行一千多里,跨过大沙漠,与严阵以待的匈奴军遭遇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d20a75a3dbd2867.png)
卫青临危不惧,命令部队用武刚车迅速环绕成一个坚固的阵地,然后派出5000骑兵向敌阵冲击。
匈奴出动一万多骑兵迎战,双方激战在一起,非常惨烈。
黄昏时分,忽然刮起暴风,尘土滚滚,沙砾扑面,顿时一片黑暗,两方军队互相不能分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7d64f3ce60068bf.jpg)
卫青乘机派出两支生力军,从左右两翼迂回到单于背后,包围了单于的大营。
伊稚斜单于发现汉军数量如此众多,而且人壮马肥,士气高昂,大为震动,知道无法取胜。
因此,在傍晚时单于就乘着六头骡子拉的车子,同大约几百名壮健的骑兵,径直冲开汉军包围圈,向西北奔驰而去。
这时,夜幕已经降临,战场上双方将士仍在喋血搏斗,喊杀声惊天动地。
卫青得知伊稚斜单于已突围逃走,马上派出轻骑兵追击。
匈奴兵不见了单于,军心大乱,四散逃命,卫青率大军乘夜挺进。
天亮时,汉军已追出二百多里,虽然没有找到单于的踪迹,却斩杀并俘虏匈奴官兵19000多人。
卫青大军一直前进到真颜山赵信城获得了匈奴屯积的粮草,补充军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2a2198dc7f85e6b.jpg)
他们在此停留了一天.然后烧毁赵信城及剩余的粮食。胜利班师。
霍去病率领的东路军,北进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的军队遭遇。
经过激战,俘获了匈奴三个小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入,消灭匈奴七万多人。左贤王败逃而去。
这次战役,汉军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匈奴元气大伤,逐渐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
从此以后,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出现了“漠南无王庭”,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基本上解除了。
汉武帝为表彰卫青、霍去病的战功,特加封他们为大司马,得以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以代太尉之职。
卫青受封长平侯,后又经两次益封,按《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
08、卫青位极人臣敬重人才
卫青敬重人才,早年卫青多次向汉武帝推荐过主父偃 ,卫青在河东买马时发掘并推荐了日后的酷吏咸宣。
随着卫青地位的日益尊重,汉武帝希望群臣见大将军行跪拜之礼,汲黯却依然行揖礼,
卫青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尊重汲黯,经常向他请教国家和朝中的疑难之事,看待他胜过平素所结交的很多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43d5ae12654bd4f.jpg)
09、权侵朝野,从不养士
卫青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更不养士。
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以前窦婴和田蚡厚待宾客就常让刘彻切齿。
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去养士呢?而骠骑将军霍去病也跟舅舅卫青抱有同一种看法。
他们打击匈奴功勋卓著,丝毫没有野心,对朝廷忠心耿耿,真是难得!
10、通晓军事,爱兵如子,深受士兵爱戴
卫青通晓军事,才能出众过人,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
卫青为将号令严明,对敌作战勇敢,常身先士卒,卫青骑马上下山冈疾驶如飞,屡战屡胜,打得匈奴望风而逃。
卫青位高权重、才干绝人,对将士们有恩德,战场上也能与之同甘共苦,众人都乐意为他效劳。
卫青爱兵如子,安营扎寨,井未凿通时,士兵都喝上了水,他才肯喝。军队出征归来,士兵渡河已毕,他才过河。
皇太后赏给的钱财丝帛,他都转赐手下的军官。即使古代名将也无人比得过。
但试想一个七战七捷,自立汉以来始破匈奴,在险境临危应变以弱胜强的大将军;
卫青对外辱强敌,卫青有力回击;而对待同仁,则谦和仁让,出将入相,气度宽广,深得朝野敬重。
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日渐宠衰后,常常担忧,汉武帝主动找到卫青表示:太子温厚好静能安天下,是最合适的守城贤主,并让卫青转告。
卫青在世的时候,从无人敢构陷卫家和太子,直到他去世之后,很多臣下认为太子失去了外家的支持,企图陷害太子的才逐渐多了起来。
11、卫青和平阳公主的爱情
平阳公主是汉景帝和王娡的长女,汉武帝的亲姐姐,汉武帝刘彻和平阳公主最亲近。
平阳公主长得花容月貌,但情路坎坷,她一生嫁了三个男人。
她先是嫁给了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曹寿,而曹寿正是平阳侯,所以平阳公主因此得此称号,她自己的称号是信阳公主。
平阳公主和曹寿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琴瑟和谐。
可惜好景不长,曹寿体弱多病,年纪轻轻撒手人寰了,平阳公主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平阳公主与曹寿有一个儿子叫曹襄,曹寿去世后,儿子袭了平阳侯,曹襄的妻子正是卫子夫的长女卫长公主。
平阳公主二婚嫁给同是开国功臣后代的夏侯颇,这个丈夫生性风流,居然与自己父亲姬妾发生丑闻,事发后,因害怕被汉武帝问罪,自杀了。
两次婚姻给平阳公主带来了巨大打击,加上儿子曹襄英年早逝,让平阳公主更加难过。
平阳公主是个有情趣的人,喜欢干净,喜欢歌舞,于是,从周边各地买了很多水灵灵的小姑娘。
其中,一个小姑娘名字叫卫子夫,长得非常漂亮,平阳公主非常喜欢。
同时,为了照料自己的马匹,找了一些少年郎,给自己喂马、牵马,其中,一个很帅气健壮的小伙叫卫青,他是姐姐卫青介绍过来的。
卫青作为奴隶长期担任平阳公主的车夫,可以说是平阳公主周围接触最多的男人。
而卫青自身能力条件也很优秀,不仅身体健壮,能给平阳公主带来安全感,并且人品非常好,在平阳公主看来卫青还有一定的军事能力。
平阳公主欣赏卫青的才华,她想办法改变卫青的命运,但无奈卫青条件太差,所以平阳下了一盘大棋,依靠关系帮助卫青。
第一步培养卫青的姐姐卫子夫,第二步撮合汉武帝和卫子夫,第三步卫青成为皇亲,安排卫青到宫中当官。
爱屋及乌,刘彻当时对卫子夫爱不释手,所以对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也爱不释手。
卫青的官职平步青云,加上卫青自身能力素质很高,在对匈奴的战斗中多次立功,让汉武帝非常高兴,封了卫青一人之下的大司马大将军之职。
卫青出色的表现也让他获得了平阳公主的关注,原本平阳公主再次守寡后不再想嫁人之事。
听说卫青的亮眼表现后,平阳公主原本沉寂的心再次活跃起来。
可是她比卫青大十几岁,而且卫青曾是她家的家奴,她怕天下人耻笑,会很没有面子。
骄傲的平阳公主是不可能主动去找卫青的,她首先通过身边之人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身边人自然知道平阳公主的心思,于是一次有意思的对话产生了。
平阳公主问:“列侯谁贤者?”,左右皆言大将军,才德兼备,最贤能。
平阳公主主笑说:“他从我家出去,,曾经是我的骑奴,我怎么办?”
左右说:“大将军卫青为大汉击败匈立下汗马功劳,被陛下封为大司马,位极人臣,尊贵无比,和公主很般配”
平阳公主和左右的对话,传到皇后卫子夫的耳朵里,皇后对平阳公主一直很感激,就把平阳公主的意思转达给汉武帝,汉武帝欣然同意。
卫青做平阳公主家奴时,平阳公主对他照顾有加,早就对她有爱慕之情。
卫青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人,他击败匈奴,功高盖主,怕引起汉武帝猜忌,就迎娶平阳公主,这样也让汉武帝放心。
卫青见过青葱岁月的公主,也见到韶华已逝如今的公主。
公主见过骑奴生涯卑躬屈膝的卫青,也见过意气风发的大将军卫青。
他们俩人彼此见过各自人生中的欢喜,落寞,两人包容对方,静静地在岁月中彼此陪伴。
虽然两人之前的经历并不美好,但是婚后的生活还是幸福美满的。
卫青的温柔体贴,让平阳公主体会到普通夫妻相互扶持的美好。
元封五年卫青不幸病逝,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卫青死后,平阳公主悲痛欲绝,心灰意冷,也没有再嫁。
她和卫青相依相伴走过十年婚姻,让她难舍难忘,她常常生活中回忆中。
最后平阳公主郁郁而终,在临终时向刘彻上书,要与卫青合葬。
卫青的儿子共有三位,分别是卫伉、卫不疑和卫登。但是历史资料并没有记载卫青的儿子生母是何人。
卫青在娶平阳公主之前,卫青儿子已经被封侯。长子卫伉为长平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三子卫登为发干侯。
卫青去世后,受太子刘据巫蛊之案的影响,卫青的长子卫伉也被赐死。
不过汉武帝并没有对卫家赶尽杀绝,卫青的次子和幼子存活下来了。
卫青从奴隶到将军,威震天下不是靠卫子夫的裙带关系,而是他英勇无畏,浴血奋战,实至名归。
他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