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我们都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这就话送给大多数的手机厂商一点都不为过了。
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些事情需要有勇气去进行改变,领头羊的作用是很大的。
也许很多厂商都想到了如何提高「屏占比」的方法,那就是设计一个「刘海屏」然后再用封装技术折叠屏幕,让「下巴」也小一些,但是,「刘海屏」那么「丑」的设计用在手机上是需要勇气的,封装技术的高成本也是需要高利润支撑的。
目前的手机行业,能把「不好看」变成流行的设计趋势并且有着高利润的厂商,闭着眼睛也知道是谁了。
设计的领导者?
- 目前来说,应该不会出现「领先业界五年、一年」的事情了。在外观上的变化,大家都希望向大牌靠拢,因为这样才能有销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子。
- 现在坚持拟物化界面的只有锤子手机了。但那毕竟是小众。好在 Android 手机可以自己更换各种启动器或者图标。
- 现在摄像头不突出的手机好像也不是很多了。当初怎么讽刺 Apple 的可能也不记得了。毕竟大家都是这样子,Apple 都能做成这么丑的样子,我们也不怕了。毕竟突出的部分还是比 Apple 更小的。
- 当 Apple 有了「刘海屏」的时候,大家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好的评价,但是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去效仿了。重点是,我们的刘海比 iPhone 的小啊,广大的人民群众也不知道 FaceID 和 Android 四五年前的面部识别解锁有什么不一样的。
- 而且现在不只是在外观设计上要教会各个厂商,还要教会厂商怎么开发布会、怎么拍广告、怎么做店面设计。
技术的领导者?
- 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要指望有什么新技术是 Apple 第一个采用的了。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
- 当你的设备有个领先业界两三年的技术并将这个东西作为卖点的时候,就会成为一个先烈。
- 第一个搭载高分辨率显示屏的手机不是 iPhone,第一个用指纹的也不是,第一个配备双摄像头的也不是,第一个配备了无线充电的也不是,但是真的让一些技术变得「更好用」的厂商是 Apple。
- 软件层面就更是如此了。iOS 从 Android 和越狱社区那里「抄袭」来了多少东西,但是这些东西都要比之前的更好用,前浪死在沙滩上
- 还是要把那些炫酷的东西变成一个能实用的功能。这需要很长时间。我最喜欢的两个设备上能看出一些端倪。一个是 Apple 自己的出现在 1993 年的 Newton,开启了对于便携式设备的追求,但是到 iPhone 和 iPad 的发布的时候才真正有一定的雏形,这一等就是将近 15 年的时间。当年 Palm 的 webOS 系统也是一样,手势操作、卡片式多任务、甚至任务卡片之间的合并堆栈,到了 Palm 被惠普收购之后推出的 touchPad 平板电脑,那时候就可以实现和 Palm 手机进行无线的数据同步,这一切的操作在那时候看起来都很炫酷,但是最终被我们大多数人使用更是若干年之后的事情了。你看看现在有多个 iOS 设备的人有多少,「iCloud」功能那么好用而又有多少人在用呢。
- 有时候争夺那个第一又有什么用呢,更多的时候更像是在「碰瓷」,等着下次发布会的时候说一下自己率先采用了什么技术,然后别的厂商再来抄袭自己。还不如默默耕耘闷声发大财。
「鄙视链」的形成?
- 每当有人说起「全面屏」的时候,很多会想到小米的 MIX 系列,这时候有人会跳出来说多少年前的时候夏普就已经有了么
- iPhone 有了双摄像头的时候,很多人跳出来说,我们华为早就有了啊,HTC 早就有了啊。
- iPhone 有了防水的时候,很多人说,这些都是 Sony、Samsung 完剩下的了啊。
- 说到卡片式的多任务和手势操作,很多人会把死去的 Palm 再拿出来鞭尸一顿。
- 可是这些都没用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就这样子了。
- 而且一般说这种话的人,可能他什么设备都没有,最多是个「爱好者」过过嘴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