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在不同的时代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这个时代的你我,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改变命运。读书为什么能改变命运?因为读书考出好成绩,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命运就此改变。
因此,读书于我们而言,更像是通往成功的工具。当读书的目标明确到只剩下考出好成绩时,我们选择要读的书就变得异常有限,那些可以帮助我们考出好成绩的书其实所读非书。
仿佛人生是在做填空题,题面是老师课堂上反复强调的知识点,而空就是我们要记住的知识点。这样的读书,虽可帮助我们取得好成绩,但却无什么实用性。因为除了空里填的内容,我们一无所知,我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空里填的是这个内容。
回想,我从小到大的读书经历,其实就是一直在做填空题。我不曾想过为什么有这个题面?更不知这个空里的知识点对于我的成长和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我的读书就是为了读书!即林语堂先生所说的“记问之学”。
说到自由的看书读书——有闲必读书,要时时读书。
我真正开始理解这句话是读大学以后,以前我以为人人都一样读的都是应试教材,大学后发现人与人之间差异是我在记问之学时,他人已经开始慎思明辨之学。
曾国藩在进入翰林院之后,也是认识到自己所知有限,开始重新读书学习。看看曾国藩的经历,想想自己的经历,为什么我们没有从小开始自由的读书?
第一,基因论。爸爸妈妈都是普通人,虽说爸爸是60年代出生的有高中学历,但爸爸常说,他当时所受的教育理念就是读书不如当兵,所以,他并没有读书有成。妈妈更是,家里孩子多,父母的意识里她是长姐理应在家帮助父母。所以,从基因的角度,我没有遗传到自由读书的基因。
第二,原生家庭。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可以提供给我的是极尽所能的去做好记问之学。他们的观念里,记问之学是读书,而慎思明辨之学是荒废学业,是不被提倡的行为。同时,由于父母都不是读书人,家里更是没有读书的氛围,所以所读之书只剩应试读物。
虽然开始自由读书的时间比较晚,好在这几年有在持续地去读书。即使做不到时时读书,也已从记问之学的读书中调了出来。开始去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大家都在读的书。
偶尔,也会遇见即使大家都说好却始终读不下去的书。犹记得,去年看到大家疯狂推荐瑞达利欧先生的《原则》,我想既然大家都说好那我也来读一读,哪知翻看书却怎么也无法读下去,甚至书成了书架上盛灰的物件。
直到今年10月伙伴提议一起读《原则》,拿出书架上落满灰尘的书,我以为的读不下去的感觉突然消失了,我开始理解书中的观点,并在自己的身上找到感同身受的体验。那时的感觉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
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怀胎滋长出来的。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其实,与我而言,同一本书,去年读不懂,今年有所感,是因为人生阅历不同了,很多道理对于去年的我是无法理解的,而今年的我经历后方知有悟。
所以,自由读书这事儿。无所谓迟早,无所谓读什么,只是在适宜的年纪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单。然后,用你的见解去理解一本书,用气质相合之说读出属于你的旨趣。
最后想说,我特别赞同林语堂先生所说的好读书之人,只有乐,没有苦。
孩童时代,有一句名言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现在想来,如果对你来说,读书是件苦事,你能坚持多久?你又能学到什么?如果一件事需要反人性地自虐坚持,迟早有一天你给自己筑建的精神世界会崩塌。只有你真正从读书的过程中收获喜悦和快乐,你才有持续想要读下去的冲动和信念。
所以,下一次当你真的不想读书时,那就停下来,想想为什么?为什么要读?为什么读不下去?怎样才能读下去?
希望每一个都找到自己最爱的读书方式,读一本好书,读好一本书。
网友评论